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南昌十九中 宋焘
“完形填空”是英语高考考试题中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但区分度相当好的一种题型。完形填空要求考生在给出的对应备选答案中,从整个语段的内容、组织结构和语言特点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知识、文化风俗背景知识和一般常识性知识,选出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填充空格。完形填空后的文章,不仅语法正确、用词恰当,而且意思、结构完整、合理,前后一致。 一、考查要求 完形填空题主要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法基础知识,还要从词的习惯用法、上下文内容和生活常识等多个角度综合起来考虑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因此要求学生要有牢固的语言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所掌握的常见词汇及惯用知识;.具备较强的快速阅读和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能够根据上、下文线索通篇考虑;.结合个人所具备的各方面常识(包括话题及功能等方面的背景知识)以及逻辑推理等与语言运用相关的经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最佳选择。
二、试题设置特点 1.完形填空题一般选择单词数在175─215个之间,内容完整,主题鲜明的短文。 2.短文难度与中学英语教材大致相当。 3.NMET中完形填空题留出20个空白处,且其间隔是不固定的。 4.短文的第一句往往是完整的,目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背景或告诉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或告诉你全篇短文的中心内容。 5.在备选答案中,都有A、B、C、D四个单词或短语可供选择,要求选出一个合适的;往往会出现文章从局部看A、B、C、D四个答案都是正确的情况,但是要根据上下文多角度去考虑,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三、解题技巧 1.粗读。不看答案,跳读全文,通篇考虑,弄清作者思路,掌握大意。
答题前,跳过空格,通读一遍全文,力求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个基本了解。阅读时遵循两个重要原则:整体性原则和连贯性原则。也就是说在阅读时,要把握整体,注意语境和局部的流畅。一方面,要放松思想,克服心理紧张,不要因为有个别生词就着急,往往这些生词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另一方面,要善于抓住最能表现文章中心内容的启示性的关键句子、词语,即情节发展的线索(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态度。一般情况下,该试题的首句是完整的,是交待背景的,突破首句有助于把握大意,理顺思路,而结尾的几句则是对文章的总结或作者的观点的表明。 2、试填。结合备选答案,细读全文,并分析推断正确选项。 在跳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细读全文。按文章前后顺序结合备选答案,边读、边分析、边推断正确选项。对试题的测试部分(即文中空格)进行分析。看缺的是什么词,起什么作用,同时观察对应备选答案的情况;从句子的意思上去验证究竟用什么词类、什么形式填空才正确。比如,若选项是动词,首先要搞清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如果是谓语动词,应选根据上下文或句子本身来确定它的时态、语态、语气形式以及它在主语和人称及数方面的一致;如果是非谓语动词,则要从它在句中的功能以及与它的逻辑主语的关系(是执行者还是承受者)去考虑它的时态与语态。若选的是介词或副词,则要先确定它是属于固定搭配或惯用法,否则就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选择。这时既要掌握全文的核心内容,又要了解本句在全文中的位置。捕捉与小题有关的信息点,分析备选答案的词汇意义,挑选出本句意思所需要的、又能体现文章主题的词语,从而选出最佳答案。遇到一时难以确准答案的小题可暂时不选,先做后面的,再用其它已选出的答案信息去促成这个难题的解决。 3.复读全文,瞻前顾后,全面验证。 各题填好后,为使短文得以恢复本来面貌,再将全文复读一遍,复读要着于全篇,仔细推敲、全面验证。看填入答案后全文是否意思通顺,结构完整;看是不是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在前两遍的基础上,已对短文有了较充分的理解,所以阅读第三遍视野较前将更开阔,思路更清晰,也就更容易发现错误,从而及时作出调整或修正。因此,第三步的复读尤为重要。可以说,不复查、不读第三遍就等于放弃了纠正错误的机会。 上述三步解题之法可概括为: 一步粗读寻思路,二步细读选答案,三步复读纠错误。
四、注意事项 1.切忌题目一到手就逐字逐句地往下填,而不首先去了解全文的意思。 2.在做完形填空的词汇或语法题目时,要注意它不同于单项选择题,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不能孤立地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地去推测、判断,而必须根据上下文,从整体的观点入手,尤其当所给的选项是同义词时,更要善于从字里行间、前后词语搭配寻找有关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