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 王升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它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而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因此我们要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运用技能,信息技术恰恰能起到这样一座桥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合理地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一、“整合”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这里所说的“整合”,其核心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课件的内容除了包含语言文字、图片外,还应包括视频、声频甚至是三维动画.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从根本上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方法多样化,让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
与“整合”模式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平面的模式,是二维的空间,学生无法在其中自由施展.同样,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很难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当信息技术被整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原本平面的空间变得立体时,学生不再被局限在一个没有厚度的空间里,他们将变得更加自由,同时教师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为学生打开学习之门,让他们在体验中、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二、“整合”使学习生活更丰富
数学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我们应该利用有效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在教《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前教师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询问家长、查阅书籍以及上网等)搜集有关百分数的资料,课堂上学生代表汇报.学生带来的资料有:报纸上关于食品调查的合格率,服装成分的百分率,还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最终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学习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知识,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三、“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正好具备了我们所要达到目的的能力,它能很好地展示知识间的联系,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
如在教《圆的认识》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直径及圆心之间的关系,引用了“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是圆形的?”这个例子,用动画的形式分别演示圆形、方形、三角形车轮的自行车如何行进的过程.学生观察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其中的道理,这就很自然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