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叫做一回归年,一回归年长365日5时48分46秒。因此,公历规定有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有365日,比回归年短0.2422日,四年共短0.9688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这一年有366日,就是闰年。但四年增加一日比四个回归年又多0.0312日,400年后将多3.12日,故在400年中少设3个闰年,也就是在400年中只设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这样公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就相近似了。
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4整除,即为闰年;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根据这个道理,你就能判定哪一年是闰年,哪一年不是闰年了。
例1 1956年是闰年吗?
我们知道,1956年不是整百年。于是便可以用1956 ÷ 4 = 489,此数恰好能被4整除,也就是说1956是4的整倍数,1956年这一年便是闰年。如果被4除后有余数,就不是闰年了。
例2 1700年是闰年吗?
如果是整百的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1700 ÷ 4是能够整除,但是用1700 ÷ 400 = 4……100,有余数。因此,1700年这一年就不是闰年。
例3 6400年是闰年吗?
先不要忙着回答。因为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和细心,他们经过精心的测量与计算发现:当“四百年又闰”时,实际上少算了0.12日,经过八个四百年即3200年,又要少算0.96日。因此,当公元年份是3200的倍数时,仍要废一闰。因此,用6400 ÷ 3200 = 2,是3200的倍数,这一年不是闰年。像公元3200年、9600年也都不是闰年。
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怎样判断某年是不是闰年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