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是中国最主要的数学经典著作,集先秦到西汉的数学知识之大成,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稍晚于《周髀算经》,刘徽说,《九章算术》是由“九数”发展而来,由于秦始皇焚书而失,西汉张苍、耿寿昌收集秦火残遗,加以整理删补,而成《九章算术》.
一、 《九章算术》的结构、内容和体系
《九章算术》全书约有90余条抽象性的算法、公式,246道例题及其解法,包括丰富的算术、代数和几何内容,书中的246个问题,几乎全是应用问题,结构上分为:“问”、“答”、“术”,这些问题按不同的用途分成九章,故名《九章算术》.
“方田”章(38问):主要讲平面图形的计算,包括系统的分数运算,提出了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以及各种多边形、圆、弓形等面积的公式;“粟米”章(46问):粮食交换中的比例问题,讨论了各种比例算法;“衰分”章(20问):比例算法在各种物资分配中的应用,提出了比例分配法则;“少广”章(24问):开平方、开立方问题,给出了完整的开平方、开立方程序;“商功”章(28问):土木工程中的体积计算,讨论各种体积公式及工程分配方法;“均输”章(28问):主要讲纳税和运输方面的计算问题也是复杂的比例分配问题;“盈不足”章(20问):主要讲算术中的盈亏问题,“盈不足”术的应用;“方程”章(18问):主要讲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正负数概念和减法运算法则;“勾股”章(24问):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各种测量术.
二、 《九章算术》的历史地位
《九章算术》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崇高的地位,它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数学,大体相当于《几何原本》对于希腊和欧洲数学.《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就像两颗璀璨的明珠,东西辉映.
《九章算术》的成书使得世界数学的研究重心由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地区转移到了太平洋西岸的黄河流域,在《九章算术》成书之前,古希腊数学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一大批数学家,但是从阿波罗尼斯之后,希腊数学逐渐没落,到了公元前1世纪前后,《九章算术》异军突起,出现在亚洲的东方,这是世界数学史上的骄傲,也为世界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