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写景状物 抓住特征——《桂林山水》导读 | |
作者:马成志 文章来源:小学四年级版(总第183期) 点击数2170 更新时间:2014-10-31 15:17: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麦芽芽:描写一处景物,如果能够抓住它的主要特征有条理地写出来,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豆蔓蔓:是啊,《桂林山水》就具备这个特点,作者首先就给我们一个总的印象: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甲天下)。 麦芽芽:作者先拿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作比较,突出漓江的水与众不同。 豆蔓蔓:对呀,作者从"静""清""绿"三个方面来写了漓江水的特点。 麦芽芽:"感觉不到船在前进""能看见水底的沙石"具体写出了水的"静"与"清",又用"无瑕的翡翠"作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水的"绿",有条理地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 豆蔓蔓:哈哈,作者写桂林的山,故伎重演! 麦芽芽:是吗?你说说看。 豆蔓蔓:作者也是先拿雄伟的泰山和红叶似火的香山作比较,突出桂林的山。接着从"奇""秀""险"三方面具体写了桂林的山的特征。先用"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等一连串的比喻,再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总结,突出了桂林山的"奇";用"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等一系列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秀";最后用夸张的手法写了山的"险"。 麦芽芽:说得真精彩啊!最后,作者说桂林的山水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既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总体特点,也照应了前文。 豆蔓蔓:其实,《桂林山水》写得很有特点,先总写桂林山水给人的印象,然后分述水和山的特点,最后全面总结,前后照应。写山和水的时候,又分别抓住特征,运用对比、比喻、夸张等方法写具体。 麦芽芽:不如我们也选一处景物,仿照这种方法写一写,说不定也能写得生动有趣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