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未成曲调先有情——如何写好记叙文的开头(一)
作者:丁尚宏  文章来源:(总第105期)  点击数2449  更新时间:2014-10-31 14:29:5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元朝人乔梦符认为,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那样风韵照人。"凤头"之力,能刺激读者的兴奋点,紧紧抓住读者的目光,引起阅读兴趣。"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常见的记叙文开头有如下方式:

  一、描写渲染,开篇造势

  浔阳江边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用的是"先声夺人"之法,一开始就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写文章也应学习这种手法,精心写好"凤头",能收到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效果。

  如山东一考生《父爱"二十三"》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苍山滴翠,残阳如血。夕阳西下,还带着一抹酡红。父亲又一次担起粮食走出家门,只是为了我那720元的学杂费。望着父亲弯弓似的后背和肩上颤悠悠的扁担,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小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一个凄凉、伤感的情景,接着写了老父亲为自己筹集学费而肩负重荷的特写镜头。夕阳照着"我"满脸的愧疚,也映出了"我"闪动的泪花……叙事的开头刚刚打开,情感的潮水已汹涌而来。小作者开篇造势之功力不得不令人佩服。

  二、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章一起笔就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和盘托出,利用人们意欲寻根究底的急切期待心理来吸引读者,这是悬念式开头方式的优越性。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一开篇就写道:"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名考生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一看开头,一股好奇、关心、揣测的诱惑力就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怪事?陈伊玲到底是怎样的人?最终结果将怎么样?这一个个悬念即刻抓住读者的心弦。

  三、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这是一种常见的开头方式,要写出新颖的开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就得开动脑筋,运用一些比喻、排比等修辞格。如学生习作《阅读伴随着我成长》一文的开头:"阅读能使人思维活跃,聪颖丰厚;阅读能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阅读能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阅读能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放花蕾。"这个开头新颖别致,用了排比句式将自己对阅读的认识感受毫无遮掩地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情感的基调。

  (未完待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