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古文释读]芙蕖
作者:王筱舒  文章来源:(总第210期)  点击数6500  更新时间:2008-7-22 17:54:5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芙蕖①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②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释】 ①芙蕖,即荷花,又称莲花、芙蓉等。②茂叔,即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茂叔是他的字,他有传世名篇《爱莲说》。

  【阅读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产于水者曰草芙蓉//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以芙蕖之可人//以乱易整,不武

  C.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太后盛气而揖之

  D.及花之既谢//媪之送燕后也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夏徂秋   动词,译为"及,至"

  B.有五谷之实   名词,译为"果实"

  C.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名词作状语,译为"一天天"

  D.又时病其漏  名词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苦"

  3.下面能够反映芙蕖"可目"一项是(  )

  A.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备经年裹物之用

  B.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

  C.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D.避暑而暑为之退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说明了芙蕖的种植之利,采用先总提、再分说、后总说的结构方式。

  B.本文按芙蕖的"可目""可鼻""可用""可口"的顺序来写,其中又按时间顺序着重说明"可目"。

  C.本文语言清新活泼,在古代许多以荷花为题材的文章中,自成一家,别具一格。

  D.本文形式短小、字数不多,但重点突出、层次井然,显得真实、诚挚、恳切,富有情调。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   刘   磊

  参考答案:《芙蕖》参考答案:

  1.D(A项"于",前者介词,表处所;后者介词,表比较。B项"以",前者连词,表原因;后者介词,表凭借。C项"而",前者连词,表转折;后项连词,表修饰。D项"之",前后两项均是助词,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2.B("实",这里是名词"实质"的意思。)

  3.C(A项后者是"可用";B项后者是"可口"; D项前者是"可鼻"。)

  4.B(写作顺序是"可目""可鼻""可口""可用"。)

  5.见译文。

  参考译文:

  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没有木质的树干,是一年生的植物,这些性质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谱书中说:"在水中生长的叫草芙蓉,在陆地生长的叫旱莲。"那么这就不能说芙蕖不是草本了。我爱芙蕖,在夏季靠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重复前人早已说过的话,而是因为芙蕖适合人的心意,它的长处不是一两点就可以讲尽的,请容我一一说说它的好处。

  各种花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比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呈现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成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这些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说到芙蕖很好闻,那么就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用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用它来纳凉,凉气就随着它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方面,就是莲子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像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储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

  我的四季的生活命脉中,这夏日的芙蕖是头等重要的。无奈我酷爱芙蕖一生,竟然得不到半亩水田以种植芙蕖来作为安养身体、寄托精神的地方。只能挖一个斗大的水池,种了几棵芙蕖来勉强搪塞一下,可是又苦于池水渗漏,盼着老天下雨来救活它,大概我就是人家所说的那种不善于养护而任意践踏它们生命的人了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