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风和日丽,法警大士与钟情仙姑两位天神在留仙亭品茗闲谈。可不一会儿,刚刚还谈笑风生的二仙不知怎的争吵了起来,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持不下,干脆去找玉帝评判。
玉皇大帝见了他们,慢条斯理地问道:"二卿家何事见寡人?何以面红耳赤,如那关公?"
法警大士抢先一步答话:"禀告陛下,臣二人有一事不明,望圣上明断。"
"卿家且讲。"玉帝说。
"臣服务于民间,解决凡人的一切纠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铁面无私,公正不阿。臣以法警世,消弭了无数可能的罪恶,避免了无数不合法的行为,可以说,没有我法警大士,何来秩序社会?何来高低贵贱?何来天庭人间的太平?"
听得此番言语,玉帝若有所思地捋捋胡子说:"嗯,嗯,有理!有理!"
就在众神在一旁议论纷纷之时,钟情仙姑发话了:"荒谬啊,荒谬!法警大士,你即便法力无边,亦当由人评说,何必自吹自擂?况且,遍视天上人间,用法不公的例子数不胜数:上有沉香为母讨公,下有窦娥含冤入狱,古有和珅猖獗横行,今有美国入侵中东。这些难道就是你法警大士恪尽职守的结果?与之相反,我钟情仙姑遍洒甘霖,天上人间,真情无所不在。情之所及,人们欢声笑语;爱之所至,男女情意缠绵。而你法警大士,又面对着什么?贫血的面孔,黑色的法袍。骨肉分离之苦,父子死别之痛。在你的字典里,多的是漠然、冷酷、无情,少的是理解、怜悯、同情……"
自从千年前沉香事件发生后,天庭众仙深受触动,现今听了钟情仙姑这一番慷慨陈辞,自是激动不已,纷纷应和。玉帝没了主意:如果舍了法,秩序当会大乱;可如果弃了情,堂下众仙又不服。一时间,场面僵持。就在这时,如来佛祖到来发话了:
"善哉善哉,我佛慈悲!在我看来,二仙家目光何其狭隘也!或人或仙,无不有七情六欲,没有了情感,尚有何生存乐趣可言?而用情亦当有法有度,没有了法度则易生变乱。法无情,没有温暖;情少法,缺少和谐。既然如此,二位理当同舟共济,同进同退,却又何苦争执不休?"
梵音袅袅,不绝于耳。天庭众仙皆似有所悟。
【点评】
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三个仙人形象的创造性刻画。"法警大士"与"钟情仙姑"分别代表着法与情。二者的争吵,看似两个个体的冲突,其实象征着人世间普遍意义上的法规与情感的矛盾。当此二者的矛盾冲突难以调和之时,作者巧妙而又机敏地让如来佛祖现身说"法"。从外象看来,如来似乎是个调解矛盾的和事佬,但我们如果将之抽象化,他似乎成了和谐的化身。袅袅梵音意味绵长,给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