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前后照应,首尾圆合
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既能构成全文的整体美,又能深化突出主旨。如学生作文《红叶》一文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小叶收到家里的来信时,又是一个枫叶变红的季节,信里还夹有一枚火红的红叶,那是家乡的枫叶。小叶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
结尾:“又是一年,这一年的小叶好累却好快乐,小叶终于为自己挣足了上高中的学费,在红叶纷飞的时节,踏上了回家的征途。高中开学了,小叶坐在比自己小两岁的同学身边,望着手中充满爱的红叶,她笑了。”
“红叶”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结尾“在一个枫叶变红的季 节……她笑了”,既照应开头,又意味深长。
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如一学生写的《为心灵建一个漂亮的花园》一文开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花园,它的漂亮高贵与否,取决于个人素养的高低。素养就像基石,它为花园的建设提供了原料;素养就像是清洁剂,把花园打扫得一尘不染。因此,只有提高个人的素养,才能建设一个漂亮的花园。”
文章开篇就起笔不凡,新奇的比喻、鲜活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了作者为我们营造的“花园”。
六、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引用法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直接将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品质的古语、对联、歌词、诗句和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作为文章的开头,让阅卷者一开始就扣准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文章的中心。如唐弢《琐忆》一文开头:“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个开头,作者就巧妙地引用鲁迅先生的诗句,将鲁迅先生闪光的一生做了精彩而又简要的评价,并以此为总纲贯穿全文,可谓言简意赅。总之,写好记叙文的开头,就能使整篇文章“未成曲调先有情”,从而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