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A.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D.吾恂恂而起。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5.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盛气而揖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老妇恃辇而行。
B.蟹六跪而二螯。
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对下列一组句子中加点“而”字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C.①③相同 ②④不同
D.①④相同 ②③不同
【参考答案】
1.C(表修饰关系。ABD三项都表示并列关系)
2.D(与例句中的“而”一样,是表示修饰关系。A项,表示假设关系。B项,表示转折关系。C项,表示承接关系)
3.A(表示修饰关系。BCD表示转折关系)
4.B(同例句中的“而”一样,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的意思。A项,是表示承接关系。C项,表示修饰关系。D项,表示转折关系)
5.A(都是修饰关系。B项是并列关系。C项是假设关系。D项是递进关系)
6.D(①表示转折关系。②表示承接关系。③表示递进关系。④表示转折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