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学习报 > 学生频道 > 高中 > 高一 > 人教 > 正文
  [诗词鉴赏]情景交织 感世念远——韩琦《点绛唇》赏析  
 
[诗词鉴赏]情景交织 感世念远——韩琦《点绛唇》赏析
作者:周环 文章来源:(总第210期) 更新时间:2008-7-22 18:48:38

  点 绛 唇

  韩琦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赏析】

  点绛唇,词牌名,就是涂口红,但并不是把整个嘴唇涂满胭脂,而是在上下唇中间各点上一个红点,所以叫"点"绛唇,俗称"一点红",又叫"点樱桃""南浦月""沙头雨""万年春"等。此词是韩琦晚年一日病后写就。

  起句实写自己病体初愈、精神疲惫,次句"花谢"点明节候暮春,"憔悴"既是写凋谢的花,也是写久病的人;这两句由己及花、花人兼写、虚实相生:人觉得花也憔悴,而花的凋谢也增添了"憔悴"人心理上的"恹恹"。"乱红飘砌"紧承"画堂花谢"句,进一步描绘物象、渲染气氛,这里"砌"应"画堂","红"应"花","乱"应"谢",连环相扣;"胭脂泪"是对"乱红"飘坠形象的描绘,赋予落花以伤感凄清,更饱含词人自己的凄婉哀愁,一个"尽"字则情浓意切地将这种伤感凄清渲染至极。词的上阕,作者触景生情,目睹乱红飘砌之景象,如何能不引发自己的身世之感?韩琦名重一时。官至宰相遭人妒忌后,又出京镇守边关。当时,河北地震,黄河决口,边界战事紧张,宋与西夏交战几十年大多以失败告终,面对如此局面,花甲已过又疾病缠身的韩琦深感自己犹如这残春落花,油然而生年华流逝的惘怅和哀愁。景实情真,词意凄婉,情景交融。

  词的下阕是说以前如春的大好时光流逝、现在又没有人与我共醉花前,只有惆怅而已,孤独之极,"惆怅"之至,转而为"愁",且愁"无际",作者愁年华流逝,更愁人之远离。当时,王安石正进行变法,反对新法的臣子纷纷遭贬,坚决反对变法的韩琦被解职,心情苦闷,怅惘生病,孤愁之际,非常思念那些被贬的志同道合的同僚。但在当时,此种情感不便直露,只有借助诗词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寄托深意,以抒发幽微之情,言近旨远。最后词人联想到驻春藏人武陵溪,但人在远方,虽转眼而望,终是怀而不见,凝望之中只有翠波罢了。一个"空"字传神地表现出作者那种怅惘、空虚之情。韩琦词中把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与武陵捕鱼人的故事杂糅在一起,并非是实指,而是借以代指所怀念之人的留连之地。

  词人病后看花,似写春暮闺中相思,以"花谢""乱红"构成凄丽的情景,以景传情,由落花而伤春,由伤春而怀人,回忆起前春同醉花前,如今斯人远去,不禁怅惘万分,愁情与景色交织,真有苍茫无际之感,看来词人的病,并非一般人的病。本词发展了小令含蓄隐约言情的特征,不失为宋代早期清丽小令之佳作。

  【思考练习】

  历代有很多人认为此词是闺秀词,是写一个被男人冷落的女子伤春怀人,因而"流为淫艳猥亵不可闻之语",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花甲已过又疾病缠身的韩琦目睹残春落花之景象,油然而生年华流逝的怅惘和哀愁,非常思念那些被贬的志同道合的同僚。但在当时,此种情感不便直露,只有借助传统的伤春怀人表现手法,寄托深意,以抒发幽微之情,可见,本词并非纯粹的闺秀词。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More...   
     
    More...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7-2012 语文学习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仁集团网络编辑室 技术支持 Tel:0435-39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