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把一批饼干分给小朋友,如果只分给一班小朋友,平均每人可以分得15块,如果只分给二班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得10块。现在要分给这两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得多少块?
老师写完题目,大家都开始动脑思考。想了好长时间,我终于恍然大悟,高兴地说:“老师,我做出来了!我假设这批饼干一共有30块,因为一班每人分得15块,可以求出一班有30 ÷ 15 = 2(人),二班有30 ÷ 10 = 3(人),两个班一共有2 + 3 = 5(人)。所以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30 ÷ 5 = 6(块)。”
这时,李伟文站起来说:“老师,我跟钟灵秀假设的不一样,可答案是一样的。”老师笑着说:“从假设的块数不一样,而答案都是一样的,你们能想到什么?”
我想了想,说:“假设的数量与最终的答案是没有关系的,无论假设哪一个具体数量,最终答案都一样。”“对!完全正确!”老师说。
这时张婷婷说:“我想到以后用假设法的时候,让假设的这个数是已知两个数的倍数,这样都是整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
老师笑着说:“大家都很聪明,说的都有道理。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就叫‘无中生有法’吧!当表面上看似缺条件,就可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假设一些数量。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多动脑思考,你们还会发现许多巧妙的解题方法!”
今天好高兴啊!我又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