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超员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乌鲁木齐投两亿为大班额“瘦身”
本报讯(记者 蒋夫尔)乌鲁木齐市日前决定投资2亿元,在4个中心城区陆续新建22所学校,为大班额“瘦身”。
据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局长李建声介绍,目前,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在校学生达318万人,中小学生人数在短短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近万人。六七十名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3名学生共用一张课桌的大班额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李建声说,今年,乌鲁木齐市小学每班人数不超过50人,中学每班人数控制在46人左右。按照这一标准,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2亿元,在4个中心城区陆续新建22所学校,部分学校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
据了解,由于学生的增加,乌鲁木齐市部分城区大班额现象到了必须尽快解决的时候了。2007年该市水磨沟区小学、初中已扩招5个班,大部分学校的班额均有所扩大;沙依巴克区初中已扩招了10个班,小学至少扩招10个班以上,2006年新建的6栋教学楼已全部投入使用,但仍“装”不下所有的在校学生。由于教室紧缺,一些城区甚至考虑在一些学校实行“二部制”,即两个班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轮流上课。很多家长反映,班级超员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一些学校的负责人也表示,大班额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乌鲁木齐市表示,今后预留用地要向教育倾斜。此前,规划部门对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的土地供应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后,按照建设标准,预留了22所中小学校所需的建设用地,共64.11万平方米。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规定,今后对规划中确定的教育用地,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和侵占。对开发商不按规划要求配建学校和幼儿园的,在建设项目规划竣工验收时不予规划认可,并监督和督促开发商按规划实施建设。对于城市新区,特别是撤村建居后城市建设储备的用地,在进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及建设标准预留教育用地,并合理确定学校规模及位置。
《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