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
今年是我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90年前,哈工大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海内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哈工大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己任,会聚了一大批卓越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出色成果,为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哈工大已经成为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青年学子十分向往、社会各界广为赞誉、师生校友无比自豪的著名学府,正在意气风发地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迈进。作为一名老校友,感慨万千。借此机会,我谨向母校九十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为母校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校领导、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是1961年考入哈工大的,在母校度过近7年(因“文革”影响延期分配)宝贵的青春时光。虽然离开学校已经40多年,但每每回想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一切都恍若昨日,历历在目,倍感亲切。母校宏伟的主楼、宁静的校园、参天的古树、茵茵的绿地,常在梦中萦绕。紧张的学习生活、愉快的文体活动、繁忙的劳动实习、融洽的师生情谊,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是,母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提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使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受益终身。
母校十分注重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母校紧紧抓住这个根本,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全方位育人的过程。我还清晰地记得,李昌校长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常常要作政治报告,讲述“一二·九”运动史和他担任队长的“抗日民族先锋队”斗争史,深情回顾党领导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历史,激励我们这一代青年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吕学坡副校长为我们作过“三十而立”的人生成长报告,勉励大家把学习和事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问题。电机系党总支书记战汝澍每学期开学都给我们作一次时事政治报告,他善于把政治理论和国内外大事紧密结合,鼓励大家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的报告成为宝贵的精神大餐,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记得有一次他专门作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报告,对三年困难时期苏联政治上施压、经济上逼债、科技上撤走专家给我国造成的困难分析得十分透彻,给学生以极大的激励,誓为祖国强盛而读书,至今仍记忆犹新。五四青年节学校经常表彰优秀团员、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同学学习先进帮助后进。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学、五四、“一二·九”这三个时间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学校的辅导员制度很完善,每个年级配备一名辅导员,还有一名学生队长,经常与学生同吃同住,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时候,辅导员可以称得上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我的辅导员朱天荣老师,就经常与我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他后来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去年5月我到江苏调研时专门看望了他,我们一起回顾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对辅导员老师的敬重之情,几十年来我都不曾改变。(下转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