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学习报 > 学生频道 > 高中 > 高一 > 鲁人 > 正文
  例谈状语后置句  
 
例谈状语后置句
作者:褚然 文章来源:(总第105期) 更新时间:2008-5-4 14:39:50

  古汉语特殊句式一般指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这七种。这里主要结合《陈情表》和《项脊轩志》两篇课文,谈一谈状语后置句的类型及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时,就把它当做了状语。因此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这一句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介词结构"于……"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例如:

  (1)急于星火。可译为: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可译为:我给陛下尽职的时间还很长。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可译为:又在院子里交错种上兰、桂、竹(等各种)花木。

  (4)鸡栖于厅。可译为:鸡在厅中栖宿。

  (5)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可译为:家中有个老妇人,曾经在这里住过。

  (6)室西连于中闺。可译为:项脊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

  (7)其制稍异于前。可译为:其形式稍微与以前不同。

  2.介词结构"以……"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较少。例如:

  (8)具告以事。可译为:把项羽攻打刘邦的事全部告诉了他。

  一般来说,介词结构"以……"多置于谓语前作状语。例如:

  (9)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可译为:我想圣朝凭借孝道治理天下。

  3.介词结构中介词"于"省略,谓语后只出现介词的宾语。例如:

  (10)读书轩中。

  "读书"后省略介词"于"。这句话可译为:在轩中读书。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后省略介词"于"。这句可译为:将军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在文言文翻译时,应注意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谓语后的补语调整到谓语前作状语,使句子表达更加通顺、晓畅。例如:

  (12)(2006年高考江西卷)翻译: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本句中"以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一定要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这一介词结构放到谓语动词前。应这样翻译: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

  (13)(2007年高考江西卷)翻译: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在这一复句中,加点的部分是介词结构,位于谓语 "得罪""忍怨"之后,属状语后置。应译为: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14)(2007年高考湖北卷)翻译: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于其下"属状语后置。本句应这样翻译: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More...   
     
    More...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7-2012 语文学习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仁集团网络编辑室 技术支持 Tel:0435-39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