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长篇自传体小说《我是农民》是他的青春期的自传,浓缩了他20岁以前的全部真实的生活。讲述了他20岁前在陕西老家的人生经历和那段青春期艰难的生活。
贾平凹在这本书中写了他的家族,写了他怎样没能读书而回家当了农民,又怎样身材细小干不得农活,怎样在劳动中挣扎。后来,又碰上"文革", 他背着"可教育子女"的黑锅下了水库工地,在那里开始他的初恋和文学创作。这一段日子给了他许多甜蜜的回忆。因为有了爱有了人生的追求,他才活出个样儿,直至他被推荐上了大学,才结束了他的农民生活,满怀着从此踏入幸福之门的心情到陌生的城市去。贾平凹通过他的身世告诉我们,在世上的所有阶级中,农民承受的苦难最多。他想让我们从农民的身上看到世间的苦难。贾平凹在文章的最后写道:"真正的苦难在乡下,真正的快乐在苦难中。人生的苦难是永远和生命相关的。"
"我是农民!"这是贾平凹《我是农民》中发出的真诚而勇敢的声音。文章没有花里胡哨的创作技巧和复杂的创作理念,却蕴藏了朴素而深刻的思想。对农民这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进行理性的透视和描述,正是《我是农民》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因为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作家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段人生轨迹,得到一种向上的人生启迪,而且使我们对我们是否还有勇气拥有真诚进行了反思。
在《我是农民》中,贾平凹勇敢而真诚地自报农民家门,同时,也以一个智者的眼光剖析了他的农民生活,深刻而不乏黑色的幽默,让人看后不能不掩卷深思。他是以一个城市人和农民儿子的双重身份审视农民这个社会群体的,并没有刻意描述农民生活的困苦,而是"如果现在一味地倾诉苦难,一味地怨天尤人,那违背了历史,也违背了人性,只有冷静地反思,检讨那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我们自身的缺点,以防我们的国家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这才是我们要留给我们孩子的东西"。他还诚恳地希望别人不要有他那样的体验。这是一个经历过人世沧桑的过来人真诚的告白。
《我是农民》敢于直面自身的现实状况,毫不粉饰自己的过去,朴素、真实、直接,表现了作家的勇敢和真诚。
山东宁阳 陈 放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