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学习报 > 学生频道 > 初中 > 初二 > 人教 > 正文
  寄寓菊花表心迹——黄巢《题菊花》赏析  
 
寄寓菊花表心迹——黄巢《题菊花》赏析
作者:杨海涛 文章来源:(总第209期) 更新时间:2008-5-8 14:52:31

题菊花

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解】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生于盐商家庭。他读过书,会写文章,会写诗,而且武艺高强。他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十余省,终于攻进了唐京城长安,建立了大齐国号。因没有及时肃清唐王朝的残余势力,又因内部出现了叛徒,致使起义失败,黄巢在今莱芜的狼虎谷壮烈自杀。他的诗保存下来的不多,《全唐诗》仅存三首。《题菊花》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菊花傲放寒秋的神姿,抒发了诗人的革命激情,表现了诗人的宏伟抱负和美好的理想。

  诗的前两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即秋风。"飒飒",形容风声;"满院栽",言其多;"蕊寒香冷",极言菊花生存之艰辛。这两句的意思是:栽满庭院的菊花在飒飒秋风中挺立劲拔,含苞欲放,由于气候变寒,菊蕊难以盛开,芳香难以散发,更难以招来翩翩起舞的蝴蝶。第二句用"寒""冷""难"三个形容词,高度概括了菊花所处环境的恶劣,菊蕊因"寒"而不能尽情绽放;菊香因"冷"而不得散发。菊花不能像开在春日的百花一样招来蝴蝶起舞翩飞,菊花的命运,恰恰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菊花是劳动大众的象征。诗人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也是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劳苦大众鸣不平。

  三、四两句是诗人情感的自然发展。青帝:即司春之神。这两句意思是:等到将来我做了春神,我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通过这一充分强烈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表达了他的宏伟抱负和美好理想。菊花和桃花,理应受到同等待遇,然而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理不公。诗人因为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这一想象正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思想。

  纵观全诗,在艺术技巧上,诗人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前两句实写,着意描写菊花傲寒挺立,艰难生存的姿态。后两句是虚写,主要表述诗人改变菊花命运的决心和信心。

  更令人寻味的是,诗人在前两句中,巧妙地把欣赏者的各种感觉都沟通起来了。寥寥十四字,却有视觉(满院的菊花)、有听觉(飒飒风声)、有触觉(寒、冷)、有嗅觉(香),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实践】

  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写菊花的诗句很多,请搜集几首,摘抄在你的积累本上。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More...   
     
    More...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7-2012 语文学习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仁集团网络编辑室 技术支持 Tel:0435-39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