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学习报 > 学生频道 > 高中 > 高三 > 高考版 > 正文
  清丽淡雅 别具一格——王禹偁词《点绛唇》赏析  
 
清丽淡雅 别具一格——王禹偁词《点绛唇》赏析
作者:李敏 文章来源:(总第209期) 更新时间:2008-5-19 8:49:55

  【经典回放】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作家素描】

  这首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宋代重要作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王禹偁现留作品里唯一词作。作者出身清寒但是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在这首词中,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抒写出游子的乡愁,写得委婉细致。词末透露出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

  【名篇细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云、雨都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其本身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 ;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郁积着愁闷。"江南依旧称佳丽",即使是在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作者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江南多苦雨愁云,自然会影响人的情绪,带给人一种抑郁的情感,但是一句"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表明作者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繁华都市,而是水村渔市。"水村渔市" 是他亲眼所见,同时也为下文写他志向高远做了很好的铺垫,可谓一举两得。"一缕孤烟细",描写的是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的江南水村的秀丽景色。词的上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秀丽的江南美景图: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

  美丽的景色让人间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让人心情愉快,流连忘返。可是面对秀丽的江南风景,词人却并不欢快愉悦,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作者在本词中流露出一种愁和恨呢?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原来词人凭栏远望时,看到冲天远去的大雁,从而生发了对"平生事"的无限联想。因为大雁在古人心目中是志向高远的代名词。在这里,词人想到的是自己的大志和一生的事业。但在当时,王禹偁做的只是长洲知县。这个小小的芝麻官是没有办法实现他的理想和伟大抱负的,因此面对"天际征鸿",他只能恨自己没有知音,不能插上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 "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由这水村渔市的旷,才见出下阕天际的征鸿。

  【特色指要】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匡时救世却壮志难酬的词人形象。全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我们能够在清丽淡雅的语言中体会到词作本身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   色

       宋·司马池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

  本诗前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本诗一、二句采用了比拟的手法,从行旅中随手拈来眼前景色为喻:秋天的池水是清冷的,而行人的神情比这池水更清冷;秋天的景色是凄凉冷清的,而行人的神色比秋景更加凄凉冷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行人凄凉冷清的内心世界。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More...   
     
    More...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7-2012 语文学习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仁集团网络编辑室 技术支持 Tel:0435-39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