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学习报 > 学生频道 > 高中 > 高二 > 人教必修 > 正文
  [知识卡片]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  
 
[知识卡片]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
作者:马宽明 文章来源:(总第210期) 更新时间:2008-7-22 17:35:03

  学了《守财奴》,同学们记忆最深刻的恐怕是葛朗台临死前想抓住教士的镀金十字架的情节。其实,作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通过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除了葛朗台,在中外文学作品中,还有一群令读者过目难忘的吝啬鬼形象。

  在欧洲文学作品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以及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堪称吝啬鬼典型。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泼留希金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是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贡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是十八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这四大吝啬鬼,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在我们中国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四大吝啬鬼形象。他们是思想家庄子《外物》篇中的监河侯,明代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中的卢至,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现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其中,《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是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吝啬鬼。作家这样来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场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More...   
     
    More...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7-2012 语文学习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仁集团网络编辑室 技术支持 Tel:0435-39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