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霞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颊,月亮也悄悄地露出头来,打量这个浪漫的人间。今天,晓柯过生日请客吃饭。酒过三巡,同学们嚷着出去散步,小羽跟在他们后面。
滨河路上,游人如织,好一幅浪漫的月下散步图。商贩也来凑热闹,有卖小吃的,有卖水果的,有卖玩具的……来来往往的行人,或驻足路边买小吃,或坐于凉亭赏月,或聚在一起聊天,享受这难得的夜色。
小羽走着走着,突然觉得身子轻飘飘的,脚也不听使唤了。晓柯说:“我们去那边的桂花树下,小憩一会儿吧。”小羽蹒跚地挪过去,倒在长椅上。
“小羽怕是喝醉了,赶快给他醒醒酒。”林馨说。
“拿什么来醒酒呢?”晓柯说。
“要不买瓶水吧!”紫军提议道。
“我也正口渴了,大家每个人买一瓶吧!”雪阳也附和起来。
“别,我怕喝冷水,拉肚子。”小羽摇头晃脑地说。
紫军说:“我去买雪糕,每个人一根。”紫军回来,手里就拿了两根雪糕。五个人两根雪糕怎么吃?晓柯说:“我不吃,你和小羽一人一根,正好。”“好什么呀?紫军,你该不会是葛朗台吧?”小羽忿忿地说,他也不吃了。
紫军双手一摊,做了个无奈的表情,示意自己没钱,每个人都不说话了。
“小羽,你说买什么吧。”小羽不吭声,大概也是没钱的缘故。
“要不,就买暖茶吧,这东西酸酸甜甜的,好喝又解渴,”林馨说,“小羽,你要不,我去给你买。”他看着小羽,小羽磨蹭着,半天掏不出钱来。大伙都看着林馨,脸色极不自然。
买什么来醒酒呢?大家都没有了主意。
“卖橘子啦,上等的橘子,甘甜的橘子,不酸不甜不要钱的橘子哟……”卖橘子的商贩饶有趣味的调侃,更令他们嘴馋了。大家懒洋洋地倒在长椅上,都觉得口干舌燥的。小羽眼睛一亮,回头对大家说:“等着,我去买橘子。”说完,便快步挪过去买橘子了。
他和卖橘子的人砍了半天的价,尝了味道,回头说:“这橘子不酸不甜——货真价实,要不要少买几个?”几个家伙坐在椅子上,酒气直往上蹿。小羽买回来橘子,分给大家。
“这橘子不但酸,还有点苦。”
“活见鬼,怎么有这样差劲的橘子呀。”
大家尝了尝,觉得又酸又苦。小羽不说话,他觉得花钱买来了不吃掉,就是暴殄天物,干脆就把它们全吃掉了。
几个人又开始调侃今天喝酒的事。晓柯说:“小羽后来,怎么就先倒下了呢?”林馨、紫军也随声附和,小羽直叫冤枉。
月亮升高了,不知不觉,夜已深了。滨河路上,行人早已散了,还剩下一对对难分难舍的情侣,在树阴下窃窃私语。
“橘子,我还要吃橘子。”女孩撒娇道。
“那橘子又不是什么美味。”
“你骗人,你是葛朗台!那橘子好吃。自己舍不得买,就骗人。”女孩不依不饶,咄咄逼人地说。
“我不是尝了吗,你都看见了的。”
“那是因为,你喝了酒。”
大伙听到这里,酒全醒了,回过头来看小羽,小羽快步流星地往寝室走去。
【点评】
作者借鉴了小小说的写法,刻画了现代“葛朗台”的形象。小说围绕买什么来醒酒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使得“谁是葛朗台”这个问题扑朔迷离。结尾的巧合,揭示了谜底,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一篇短文,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误会、暗示、巧合等手法,使文章形象鲜明,又含蓄生动。
推荐教师:方绍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