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江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赏析】
这首词为词人送别友人入朝后,独游蒋山,心潮澎湃,有感而发。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怀念和仰慕,也婉转地表达了时不我待、壮志难酬的孤寂郁闷。
上片渲染别后孤独情状,抒发对友人叶衡的思念仰慕之情。“独立苍茫醉不归”一句塑造了一个独自面对苍茫大地的失意英雄形象,营造了慷慨苍凉的况味。酒到酣处人自醉,友人归去,词人久久怅望远方,天地无言,空阔无边,不言失意而失意自显,是因为不能承受知音离去的无限伤情?还是因为不能承受志向太大、机会太少的无尽痛苦?或许二者都有。“日暮天寒”紧扣题旨,既交待了独游蒋山的时间季节,又借用杜甫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意,以幽居深谷无人识的绝代佳人对于所处世界的无望感和寒冷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二者形式不同,实有同工之妙。因为这种感受,才会有“归去来兮”的由衷长叹。此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意,表达了失志太甚、不能有所作为而产生的不如归隐的激愤悲慨情绪。送人伤己,情结无限,感慨深沉,滋味醇厚。友人已然远去,伤感和痛苦委实深重。面对已逝的春景,他不由地产生了什么时候能与友人相伴踏雪寻梅的问讯,这种问讯深深地渗透着对友人的依恋之情,二人高山流水、肝胆相照的真挚友情自显。“今我来思,杨柳依依”正是这种浓挚情感的深情流露,而借用《诗经》之意将这种情感传达得更为含蓄生动,韵味无穷。
下片继续渲染别后的无聊情状,表达对友人的赞颂希冀之意。“白石江头曲岸西”一句复应题旨,补叙了独游蒋山的具体位置。“一片闲愁,芳草萋萋”,面对春分已过、春意盎然的蒋山风景,词人已无心绪欣赏,触景生情,感慨涌动。种种愁绪根本无从清理、无法排遣,一如眼前的萋萋芳草茂盛葱茏,无边无际。该句借用典故巧妙地将写景抒怀融于一体,这是抒情的高潮,二句将融合了孤独无聊的诗人对友人的无比思念渲染得深重而又悠长,显得生动形象,蕴藉无限,语浅而意深,言尽而意远。“多情山鸟”一句,以无理之笔抒必有之情,奇趣无穷。山鸟啼鸣本是蒋山暮春的一大美景,但说其“多情”分明融入了浓重的主观情感,恰恰寄寓了对友人浓浓的思念惜别之情。借物抒情而又不同一般技法,生出了无限曲折,可谓巧妙至极。更出乎意料的是鸟鸣实乃自然天性之流露,无人可阻,但词人却偏偏以“不须啼”为劝,则既显谐趣幽默,显示出他勉励自我、开解自我的用意;又造成悬念,令人难解,词人为什么要发如此无理的诘问?“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比喻实至而名归,该句借用《史记》文意,以司马迁赞美他最敬爱的李广将军的谚语,对叶衡作出了最高的评价和颂扬。这既是对友人往昔功业的高度赞美,也是对他此次入朝,将要泽惠天下发出的无限期待和热切希冀。抗金复土的夙志无时无刻不在词人胸中涌动,他和友人志同道合,谓平生政治知己。友人入朝,实现夙愿机遇难得,词人控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和兴奋,禁不住发出了建立不世功业的热情呐喊和高声助威,为友人也为自己。词人表达这种愿望时并不直指其事,而是借用前人在特殊语境里引用的表意含蓄、情感饱满的古谚语,因而也就取得了含蓄其意、热情饱满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构思精巧多姿,笔法曲折有致,借用前代典故来表情达意,依依的杨柳既有送别之意,兼有惜别之情、期盼勖勉,对生命的感慨痛苦,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蕴意无限,滋味妙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