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学习报 > 教研活动 > 语文学习策略研究课题 > 正文
  苏立康报告  
 
苏立康报告
作者:frog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86 更新时间:2008-3-3 18:13:43

时间:2006年12月9日上午       地点:长春东师会馆        发言:苏立康

一、策略及其意义

我准备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我想教学策略是我们的语文学习策略课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策略可以分几个问题来说一说:什么是策略?查查现代汉语词典,有明确的解释:根据形势发展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这是关于策略的一般的解说。这个策略的概念应该说运用的很广泛,恐怕是从战争、敌我双方、竞技方面提出来的。如果要理解这个解释,老师都非常熟悉田忌赛马的故事,上中下三种马,田忌不如齐王,但是天忌最后以二比一胜出,这就是怎么布阵,怎样谋兵,典型的成功的运用策略。我想这个例子告诉了我们策略的重要性。的确,策略是取胜的重要因素、关键因素。

我想我们要研究教学策略,那么什么是教学策略?根据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而确定的教学思路和工作方式。就像刚才伊老师讲的,这个策略也反映了一个动态的东西,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在教学之前,也可能教学之中,无论是在教学之前还是过程当中我们都要有个正确的思路和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成功,它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是关于教学策略,一般来讲很少受到重视,有的时候往往把策略和方法相混淆。策略与方法相比,更具概括性,但是在更大的范围里来看,策略在更大的范围内也可能就是方法,所以策略不是个死的东西。

二、教学策略及其意义

为了说明策略的重要性,我来举几个例子,这样对老师来说可能会觉得更具体一些。

案例一:今年暑假八月初,一位老师要给清华附中高二的学生(一个月后即升高三)上初二的课文《老王》(杨绛)。

附:

老 王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 “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多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候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被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师面对的问题是:课文难度不大,文字比较浅白,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比较强。她应当怎么办?老师都很熟悉这篇课文吧,我觉得这个例子很典型,老师也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说在您教的课文中有些课文很容易,一般老师愿意讲难的,尤其像上公开课,觉得有东西可教,碰到容易的就回避,觉得无所可教,所以我认为这个例子有典型意义。下面大概叙述一下这篇文章:老王是个蹬三轮的,生活很苦,没什么亲人。一只眼睛瞎的,年纪很大了,杨绛、钱钟书在一段时间里和他家发生了联系。这个文章主要写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他蹬着三轮送冰,因为他给楼下的人送冰,顺便也给钱先生家送冰,说车费减半。文章里说他送的冰比别人送的大一倍,这就是说他在车夫里是最老实的。从杨先生来说,车费不给他减半,该多少就给多少,这是一件事情。第二件,文革开始了,钱先生一条腿不能走路了,钱先生上医院,就坐了老王的车,可是下车给他钱,他说什么都不要,而且还问,你还有钱么?杨先生说,我们有钱。他自然拿了这钱,但是心理很不安,但是后来三轮车被取缔了,都改成平板车了,老王为了安全,在周围加了一层挡板。这时候钱先生还坐他的车。而这是他生活的惟一来源了。第三件事情,老王病了,来到钱先生家,直僵僵地站在他们家门口,用钱先生原话说:“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觉得“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他一手提着一个香油瓶子,一手提着一包鸡蛋给送来,而且一再说,我不是要钱,我是给你们这个东西。钱先生当然是给了他钱,事后第二天他就故去了。文章就是交待了这三件事情。钱先生在文章中说“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篇文章不太长,而且老师要给高二的学生上初二的课文,该怎么办?

教师可能会有两种选择,常规的选择:

1、正音:攥  伛(yu)  滞笨  愧怍 

2、速读课文:课文中写了几件事?(送冰、送先生去医院、送鸡蛋和香油)

3、讨论:从这三件事来看,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热心、老实、善良)

4、最后:作者在追忆、自责与反思中,明白了什么?

如果这样来上课的话,这课肯定一点意思都没有,学生可能根本就不呼应。因为理解力强的学生一读课文就全明白了,你这样问不是瞎问么?所以老师这时候就得有一个策略的正确的选择。

选择策略时就要考虑这篇课文针对高二的学生有没有难点,你得找出他们学习本课的难点,然后抓住这个难点去设问。这个思考是什么呢?就是当学生跟课文没有距离的时候,老师要设法拉开距离,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有陌生感,他才有求索的愿望,才能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那么这篇课文能不能发现这样的难点呢?能。在那呢?在最后。就是杨先生的“追忆”和“捉摸”。“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什么不安呢?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是因为文化大革命里这么困难的时候吃了他的东西么?是因为他是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侮辱了他?本意来说没有啊。都不是。而杨先生来她什么时候才理解的呢?“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对于杨绛先生来说她是想了几年,才“渐渐明白”。这个问题,对我们学生来说当然是具有难度了,为什么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这个不幸者的不幸究竟是什么呢?那么这个愧怍里面又包含着什么样的认识和情感呢?这就是问题了。如果认真读这篇课文就会发现,老王的不幸不单单就是贫困,尤其是他精神上的孤独。老师们拿到这篇文章可能会读出来,但是我们高二的学生恐怕不会发现这一点。如果不深入想就不会发现他精神的孤独,而他精神上的孤独是任何力量难以弥补的。没有亲人,客人不愿意坐他的车,因为他一只眼睛是瞎的,怕跟什么撞了,所以他跟杨绛先生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他精神上是非常孤独的,而这一点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幸运的人对不幸者这种愧怍也是无法弥补的,这也正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不是作者愿意的,可事实是这样。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学生能够想得到么?想不到。而教师如果抓住这点去上课的话,就能很快抓住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上课问题就设在这里,什么是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那么这不幸者究竟怎么不幸?研究老王,从字面研究他生活当中的种种困难和坎坷,进而从文字读出他精神上的孤独,再研究杨绛先生为什么愧怍。这样探究,学生读书就会有很强烈的兴趣。这是策略问题,就是说首先你要站在一个高度,这不是研究具体的方法,中间我的问题怎么设计、怎么谈话、中间怎么组织小组讨论,都不是;首先立足的实际是我的思考,我确定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这个例子很典型,确实是有普遍意义的。这个问题确定了,老师来抓住这个问题来设问,来研讨,那学习就成功了。那成功的标志是什么?那就是学生有收获。学生学习情绪很高涨,读书的热情被激发起来。这是一个例子。

案例二:还是这个班的学生,另外一位老师,给他们上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10则)》。“谭”其实就是谈话的谈,就是谈菜根。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明朝一位儒家有这样一个谈话:“咬得莱根,百事可成。” 菜根是人们厌弃的,就像贫穷也是人们厌弃的,以吃菜根过日子,还不怨恨,还要觉得莱根香,这境界就与众不同了。就像孔子的大弟子颜回一样,“一箪食,一豆羹,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所以境界很高,因为菜根是不可以吃的。这是老师的自选教材,这个班是文科班,教师要求学生体会课文的汉语美和哲理美。课文虽不长,但有难度:语言有一定难度;感受两种美,也有难度。教师该怎么处理?这篇文章是语录体,谈的是怎么样磨练自己,蔑视苦难,蔑视挫折,放开怀抱、放开胸襟堂堂正正做人这样一部著作。这里选录的10则语录,语言很有特点,比喻、对偶,听上去音乐性非常强。这一节课老师定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要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里的哲理美、语言美,但是我们认真读读这些语录,有些哲理美很突出,有些则不突出。我举的这个例子很典型,老师常常碰到这个问题——有的课文比较长,可是我们要在很短时间把它处理完——碰到这样问题该怎么处理?这里有些哲理美很突出,有些则不突出,有的非常短,我举例给大家读读,大家来分辨一下。要你选择,你选择什么。

附:

菜根谭     洪应明

宋儒汪革说:“咬得莱根,百事可成。”菜根是人们厌弃的,就像贫穷也是人们厌弃的,以吃莱根过日子,还不怨恨,还要觉得“性定莱根香”,这就与众不同了,就像孔子的大弟子颜回一样。连贫穷都不怕,还怕什么?《莱根谭》,就是一本关于如何磨炼自我、蔑视苦难、放开怀抱做人的语录体著作。这里选录的10则语录,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饿着肚子喊口号,他有高度的自尊,却又体贴人情;他有入世的心念,又表现为潇洒的意趣。全书气韵流利,语言明快。

◎ 洪应明,生平不详,明万历年间在南京生活过。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莱根谭》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素心就是赤子之心。跟朋友相处时你得有侠气,必须抱着患难与共、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交朋友,而做人要有一颗天真善良的赤子之心。“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立身处世假如不能站得高、看得远一些,就好象在尘土弥漫的环境里拍打衣服,在泥水里洗濯双脚,又如何能使自己干干净净、超凡脱俗、出人头地呢?处理事物假如不做留一些余地的打算,就好比飞蛾扑火,公羊顶篱笆被卡住犄角,哪里能够使自己的身心摆脱困境而感到愉快呢?

比如就拿这两则来说,真正包含哲理的是第一则还是第二则?哲理是包含辩证法思想,大家觉得那一则更突出一点?(第二则。)实际上在这篇文章真正包含哲理的只有五则,二、三、五、九、十这四则。那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你上这十则,你让学生都去体会它的语言美、哲理美,你说来得及来不及?来不及。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了。当然常规的做法,第一,正音、解题,把什么是“菜根谭”说一说。第二,读课文,十则都写了什么内容,而且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哲理美、音乐美,把十则理出来大概都说一说。第三,对诵和背诵,老师让学生来体会文章的结构,你看都是用的对仗手法,立身怎么样,处世怎么样,做人怎么样,交友怎么样。老师采取对诵,男生读前面,女生读后面,一组读这个,一组读那个,来体会它的结构,然后要求背诵,然后来感受课文的对偶、排比,然后老师还安排仿写和点评,任意一则,学生仿写,仿写还是这些内容,可以用另一种表达来写,也可以是相似的,也可以是相反的,都行。然后做点评。我听的课老师实际上是这么上的。有个别的学生写的也不错,比如,“升学有路‘闲’为径 ,题海无涯‘乐’做舟”, “山泉洗浮躁,读书陶性情。淡然看荣利,诗意度人生”。学生就根据其中一则,写出了四句诗。但是真正能写出来的很少。但是整体来看,大家也可以想象,学生对课文的哲理美理解不深。因为时间太仓促了。

对于这样一篇课文,合适的教学策略你说是什么?拿到课文,又都是语录体,你说正确的选择是什么?首先讲什么?恐怕首先得有选择,既然是体会哲理美和语言美,我就要选择有哲理的几段,对不对,而有哲理的几段语言同样是美的,它的音乐美是很突出的。这背后还有一个指导思想:我是让学生认认真真把某些段落真正读懂,在语言和内容上都有收获呢,还是我大概走一个过场?如果我想要学生确实读懂,确实有收获。那么,我就要选几则,舍几则,剩下的几则让学生课下读去。这就又是一个策略的问题,就是我首先不涉及具体的方法,我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我基本的思路是什么,这样才能取得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策略问题。

案例三:我们举个作文的例子,也常常会有同样的问题。初中的学生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般老师都会安排一次写作练习,写写《童年趣事》一类的文章。这个想法、思路定了,那就仿写。这里还是有个教学策略的问题。常规的做法是,让学生想想,作者的童年在百草园有很多乐趣,自己的童年是不是也有很多乐趣可写,然后按课文的写法写一篇。这样一般不会有好的效果。

我听了有位老师这样上这节课:因为老师明确地知道学生的问题在于无话可说,没有表达的欲望,所以这时老师着眼于对学生的研究,着眼于这种情况,老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要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而且他有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把自己想要学生做的变成学生自己想要做的,他想让学生干什么,不是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我记得心理学家潘菽先生曾经在他的心理学著作里说,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老师要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怎么把我要他们做的变成他们自己需要做的?那就要激发学生的感情,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我看这位老师的做法很多,在这篇里他用的是谈话法。先跟学生谈自己的童年:他说,我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曾经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也有乐园,你们想听听我小时候的故事么?老师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学生当然大声地说,想。这样一说,教室里就开始乱了。但马上就有学生说,安静安静,听老师讲故事。老师说,我小时候没去过公园,也没有进过幼儿园,可以说没有见过世面,是在家里长大的。我五岁的时候记事了,我弟弟两岁,爸妈到学校上课,就把我们姐弟俩锁在屋子里。妈妈给我们煮一锅胡萝卜红薯当零食吃。不久弟弟患脊椎骨结核整年整月地躺在床上。他的身体是睡在一个石膏做的背心里,我们被锁在屋子里,干什么呢,我给弟弟讲故事。我把妈妈讲给我的故事一个个讲给弟弟听,有白雪公主、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苦儿流浪记、稻草人等等。有时候我们还演戏,弟弟扮演小羊,我一会儿扮羊妈妈,一会儿扮狼外婆,我戴着头巾,提着竹篮子,学狼叫,弟弟吓得害怕了,就用被子把头蒙起来,我一看弟弟害怕了,就唱:小羊乖乖,妈妈回来,快点开门来。弟弟揭开一个被角,看我又变成羊妈妈了,才把头露出来。那时候我认为自己演得可精彩了,津津有味。这位老师还讲,自己小时候也犯过错误,妈妈给他们包芹菜馅儿饺子,让他们多吃一点菜。他们不爱吃,就偷偷把馅儿拨拉出来,藏到床底下。他妈妈一扫除,扫出好多小黑球,后来长大了觉得不对。讲完了,学生说:还想听,继续讲。老师说:你们听我的故事,是不是也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我也想听听你们小时候的故事,你们愿意讲给我听么?这时学生唧唧喳喳地说,老师说我们一个个说好不好?第一个同学站起来,大家听他是怎么说。学生说:我小时候妈妈也把关在屋子里……这个“也”从哪里来的?从老师那儿来的,衔接和联想的作用。老师说“把我关起来”,他也想起来自己被关起来。然后说,小朋友都在外面玩,我出不去,他们就在门外跟我说话,我趴在玻璃上看他们在外面玩心里可着急了。有一次想到好主意,让小朋友到窗外等着。我打开窗户把钥匙扔出去,他们就把门开开了,我就出去了。等到他爸爸快下班了,他再进来,再把门锁上。说他高兴地疯跑,像小马驹一样可欢了。还说了好多事情。这个孩子没说完,别的孩子嚷嚷:你先别说了,我也想起来好多事儿。然后就有很多同学发了言。老师最后说,你们讲得太有意思了,我都听上瘾了,你们是不是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当中?学生们说:是。你们都是边说故事边想象,在脑子里出现一幅幅画面么?答:是,有活生生的形象么?说有。问有色彩么,有声音么,有滋味么?都有。老师这时说,我看你们都坐不住了。你们不仅再现了画面,还动了感情,小时候的神气、姿态、行动、语言都一股脑出现了,好像那时候的心理活动也想起来了,你们现在的表情告诉了我,你们说我猜得对不对?学生都非常兴奋地说,对!老师说:我知道你们现在有许多故事,趁着现在兴奋,我们来写篇文章怎么样?大家都同意。然后就说题目,学生起了几个题目,最后大家都同意用“童年趣事”。最后老师说,那我们都写《童年趣事》怎么样?大家都说好。你们看,老师把要求转化成了学生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但是背后的策略是什么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有了这样的策略,它的方法很多,这个方法很好。还有一个是《少年的烦恼》。先写童年的乐趣,写完再写少年的乐趣。老师说完少年的乐趣,学生就炸锅了,控诉少年的苦恼,因为经过老师点拨,学生都纷纷说学习压力大,后来老师提醒:你们除了学习压力,其他方面怎么样?学生说吃饭怎么困难,上食堂打饭,怎么打冲锋丢面子,不打冲锋就吃不上好菜。在家里做作业,屋子里怎么挤,挤车的时候自己怎么被挤着,上面连天都看不着。下车的时候怎么样往外挤,奋力拼搏。讲了很多。最后老师说,看来我的题目大家不赞成,那你们说写什么吧?写《少年的烦恼》。其实这本来是老师经过调查研究,准备让学生做的东西,他的方法很灵活,策略很好,就是怎么样把自己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我这里举了三个例子,都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策略的重要意义,就是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比如学生无话可说,我举的是初中的例子,高中有高中的问题,高中的问题常常是立意不新,认识不深。你面对这个问题,你的策略是什么,同样的题目,面对不同的学生,有具体的做法,但你总有个策略来对待他。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学生积极性高,基础好,有的学生很差,读书写作都应付,还有的学生是不稳定状态,各种各样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你的策略是什么,我们都会遇到种种问题。但是从我举的这三个例子来看,大家都能看到策略的重要性,策略具有概括性,在方法之上,有了具体的策略,才知道下面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这个方法在策略的指导之下,该怎么设计。这就是我讲的语文教学策略及其意义。

三、研究语文教学策略的准备

我刚才讲得非常简单,先讲的策略及其意义,后面讲的是语文教学策略及其意义,第三个就是研究语文教学策略的准备,就是怎么研究它。我前面谈到的这几点,大家已经意识到研究语文策略有相当的综合性,这个综合性包括三点:

一、老师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课文有较强的把握,我刚才举的那三个例子,都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比如《老王》,老师们必须读出这篇文章里那个深刻的思想和感受,如果我们老师读不出来,跟学生的感受相差无几,那老师也就无从提出问题,恐怕这种现象是大多数老师都存在的。又如《菜根谭》,老师必须得读出来哪些文段有哲理美,要让学生读出文中的哲理,自己得先读出来,而且什么是哲理,自己得要先有个理解,所以首先是老师自己的积累,自己阅读能力的问题,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老师要在阅读上下大功夫,我在别的场合举过不止一个例子,就是说老师自己不会读。比如阅读《纪念白求恩》,当时我是在研究生班做测试,我发现老师们对第三段的理解,就是基本上没读明白。全文是讲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段没有明说,而是隐含在字面背后的。课文这样讲:白求恩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他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一般见异思迁的人,对于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是个极好的教训。当时的教参上写着白求恩精益求精,写教参的人也没弄清楚,忽视这第二句话,“这对一般见异思迁的人,对于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是个极好的教训”,而第二句话正是说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什么——就是他没有考虑出路,而踏下心来钻研技术。这是讲了他毫无自私之心,这句话给了你信息。老师们的读常常是浮在面上,没有深入下去,有些文章竟然理解错误,包括全国大奖赛,我去听课,发现有的老师对文章的理解就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必须踏下心来,老老实实读书,我们的能力、阅读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否则很难。这就是说,你必须得品味阅读的甘苦,得去读书,不靠教参,有了阅读的甘苦,才知道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当然还不能自己完全代替学生,至少应该有个目标,至少应该我自己的阅读感受,探测一下学生的难点在哪儿,所以说,必须得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对文章正确的把握。

二、对学生有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学生的心理,他的心理是什么,他在哪些方面可能有理解的障碍,可能有理解的问题,包括刚才我说的作文,里面也有学生心理的问题,所以要真正深入的理解学生的心理,因为你的教学策略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着想,你不了解他,你不理解他,你的策略很难建立在一个正确的基础上。

三、你一定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比如刚才我说的有些问题,实际上背后都是理论问题,例如,碰到了容易的课文,你的任务是拉开距离,拉开距离这是一个理论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什么呢?涉及到,作为一个教师你的任务是什么,涉及到如果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时候,他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老师怎么去帮助他去设计脚手架,帮助他上来。这个脚手架理论都是源于实践的,源于我们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学习理论的基础。过去我读过一些书,象北师大冯忠良先生的《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很薄的小册子,但我学了以后都有收获,尽管现在有些地方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对于打基础来说,我觉得是有收获的。另外还有一本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的,我就刚才想半天一直没想起来叫王什么先,不知道老师们有人读过没有,也是写的学习心理学,是个台湾的心理学家,一个老的心理学家。那本书深入浅出,你读了以后你会增进很多。比如说伊老师所说的,你的记忆啊,你的理解啊,你的认知过程啊,读了这些东西对你会有很多的帮助。我觉得老师们都很忙,最好是读那些比较基础的,不是大厚本的著作,稍微薄一点,但又密切联系实际的,这样的有些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的著作,对我们来说会有很多的帮助。你读起来不会觉得很艰深,而且里面会给你很多例子,帮助你去理解去消化,学了这些东西,你再联系联系你的教学,容易建立起联系来。我们有了这样的基础,我觉得我们老师就会提高一步,所以研究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些是准备,也是要贯穿始终的。当然语文教育方面的理论著作现在很多,大家可以读一点,不必都读,读一本就成,但是要选择一下,选择一本比较好的东西来读,这样我觉得我们要打一个好的基础。我记得金开诚先生,北大的教授写的《文艺心理学》,我觉得是一本奠基的东西,在国内来说至少是第一本文艺心理学的著作,他说他其实就读了一本潘菽的《心理学》,就读了这一本书,他就琢磨琢磨,跟文学创作的过程联系起来,跟文学作品联系起来,这样完成的《文艺心理学》。所以我想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法,不需要这那全读,选择好的读一本,对我们会有很多帮助。这是说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策略要从这些方面做准备。

四、我想说一说研究过程当中要注意的问题。我想借鉴一下我们做的一个课题管理办法,我们大家都要做课题,都要在大的项目里面,我们要自己立项,在学习策略这个大的项目里面,要有具体的立项,我们立的这个项目题目不宜大,尤其是一线老师。前不久我听周济副部长有一个发言,关于科研,他批评我们现在的科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我们老师的研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定是着地的,越实际越好,不要觉得具体的问题没有价值,不是这样的。比如说北师大的裴娣娜老师,在我们十五期间,做了一个什么课题呢?她做了一个就是关于小组学习的课题研究,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就是小组学习,她就做这个研究,她就在这个方面收集了很多资料,然后提出设想,然后有意识地做实验,最后得出结论,题目非常具体。越是具体的东西,口小一点,你深入进去钻,最后你拿出来的东西是非常实在的,对我们是有指导意义的。所以我希望题目尽可能做得具体,而且这个题目一定是你实践当中提出来的,你感觉在你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这里也不排除个案研究。什么叫个案研究?我就研究一个人,这种研究我做过,我就专门研究过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就研究他的写作,就把他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写作联系起来,一开始还就是写话呢,把这些东西都收集起来做分析统计研究,来看一看一个小孩子写作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会给你非常实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题目一定要从实际当中来,开口要小,要立足深入下去。另外就是我们的方案要合理,内容目标要明确,这跟我们前期教研有密切关系。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丰台区教研室的老师,他们做了一个什么研究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怎么做调研呢?你看看他们这个方案:选择了10节新课程改革中推广的研究课作为研究对象,就研究这10节课,分析研究课中学生的活动方式和教师的指导行为。概括观察的结果是这样的:第一从时间上看,在我们观察的10节课里,学生活动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5分钟。非常的具体,比传统课中学生活动时间明显增多了。第二,从活动方式看,观察10节研究课学生的活动方式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研究性专题学习,分组实验和观察,网络学习,课外学习,显然活动方式比传统课丰富了,较多的活动方式是小组讨论,研究性专题学习和分组实验。第三,从效果看,分组讨论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发言,汇报时发言水平较高,但普遍的问题是学生的讨论不深入,全班汇报的时候,积极参与的往往只是几个发言的同学,全体学生参与范围不广,尤其是深入思维的参与不够,思维碰撞少,典型发言中表演成分多。非常的具体,就把这些东西研究后,做统计,做概括,然后研究教师的行为,把教师的行为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因为时间关系,具体我就不细说了。然后发现了教师活动行为的缺陷,比如第一,积极的旁观不够,老师老是抑制不住地要参与进去,不是积极观察,积极倾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而是统治课堂的欲望强烈,话多,往往打断学生思维。第二,缺乏点评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事实点评知识的方法,纠正学生的设计和操作等等。第三,活动的组织严重不到位,比如说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缺乏办法,服务意识不强,活动的设计方法单一,随时出现的教育时机抓不住,不能有效地生成和引导深入的研究讨论等等。也是非常具体的。在有了这样的基础上,确定了方法,是用微格的理论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开发培训,然后确定他的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确定目标,这些目标呢,都是带有某种的设计成分,而且设计成分都是有根据的。他们要开发的技能,不是指导不到位吗?他就设计了学生活动指导的技能。不是研究的不够深入吗?就设计了老师指导专题研究的技能。然后内容就得鉴定这种技能是什么,先得把它弄清楚,然后要收集开发这种技能片断的实例,研究课的实例。第二点,要在实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想,在教师培训中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最后形成结论,步骤非常的清楚。为什么我这样跟老师说呢?因为我们在设计课题研究的时候,常常缺乏过细的东西,我们习惯的是教学,我们对研究有的时候还缺乏经验,我们来看看人家是怎么来做这样一个问题的,我们把我们的活动步骤、方案,做得越周严,做起来越有成效。第三点,就是在过程当中,要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测量工具的开发。研究问题,尤其是我们的策略研究,我们最期待的是学生发生变化,学生从不懂得策略,不懂研究策略,不懂学习的策略,到初步掌握,到有些学生可能会掌握的比较好,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的过程,是学生发展地越来越好的过程。怎么样说明这种变化?你得收集资料。我们开始研究的时候学生是什么状态,你得有所设计;然后到我们研究了一段,感觉学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怎么把它测量出来;到最后,你要有成果了,怎么测量出来。我这样说还是有点空洞,给大家举个例子:这是小学的朗读质量的研究实验,首先开发了一些工具,要测量学生的朗读,要拿出一个工具来,这里就有对学生朗读的一个认识,学生朗读的好,都有哪些内容,学生朗读的不好,都有哪些内容,这级别怎么定,比如说把它分为五级,第一级是最不行的,比如说从态度来说就是“不喜欢”,一提朗读就心烦,而五级的那个酷爱朗读,废寝忘食地练习,变化非常的大。第二是朗读的正确性,规范了。一级是经常读错字,添字、丢字现象频繁,五级是声韵调和各种停顿处理完全没有问题。第三是流利的程度,流畅。一级是重读,读破字,和唱读现象严重,五级就是根据作品的需要,融入在自己的理解,对语义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情感的好恶,都能够恰当处理。最后第四项就是感情。一级就是没有语气,谈不上感情,五级就是感情充沛,听者、作者、读者产生感情共鸣。这是一个测量工具,就我们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恐怕也得对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做调研的基础上,有一个自己测量的办法,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有了这样的一个工具,开始的状态就可以进行一个测量了,测量可以是观察,也可以有样本的观察,比如说有重点地在班上选择好、中、差各选择一部分学生做观察,可能有时如果班上全体的学生都观察了,老师觉得精力有点顾不过来,这个方法都可以,也就是说老师对学生有观察,对学生观察的结果用好、一般、较差做分析,百分比的数据提出来,用我的工具测量出来的,对不对?那中间有变化了,数据我也有,最后又有变化了,我还是有数据。刚才包天仁老师不是特别提出数据的问题么,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些数据,每个都还有典型的例子,做科研,又有数据,我可以大面积说明问题,又有案例,对学生的变化,他开始怎么样,到最后他怎么样,这些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说明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很有力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科研当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我们注意了这些问题,那我们在一开始设计方案的时候就能够比较周严,最后我拿出成果的时候,成果还很典型。这个成果对你个人来说,很有成就感,通过实验,学生发生变化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又有很多发现,这是你原来从来没有发现的,这对老师的进步,对老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那是多么大的鼓舞啊,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东西;而这个东西拿出来,又有很广泛的意义。我觉得我们在做这个策略研究当中,应该注意一些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课题一定会做的非常有成绩。我大概就讲这么多,谢谢!

文章录入:frog    责任编辑:fro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More...   
     
    More...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7-2012 语文学习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仁集团网络编辑室 技术支持 Tel:0435-39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