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数学辅导报社网站 >> 新闻中心 >> 数学风向标 >> 正文  
 
 
 
集体研究式学习教学探索           ★★★
集体研究式学习教学探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初中教师版07—08学年度上学期第8期 点击数:621 更新时间:2008-2-27 15:50:49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国庄社区学校  赵  娟

“集体研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使每名学生得到不同发展的目标.教学中如何开展“集体研究式学习”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更新观念是根本

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虽然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但总跳不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出题你做题”的怪圈,问题就在于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仍然没有转变,所谓的“主动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教育观念,首要的是学生观,在整个教学教程中,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带着焦虑、畏惧甚至厌恶的情绪学习,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估计每名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是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探索研究新知识,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夯实基础.

三、合作探究是重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当今重大的科技发明无一不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合作学习与独立探索并不矛盾,相反,它充分尊重学习个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合作探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小组主题讨论.在小组主题讨论时,每人负担一项工作,如主席、记录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发现、总结规律.

2. 角色扮演.针对某一项主题,模拟真实情境,由小组成员分别担任情境中的各个角色.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通过模拟情境解决应用问题的讨论.

3. 称之为“头脑风暴”的讨论.讨论时,请各组成员尽量把想到的方法写下来,越多越好.然后,一一讨论各组所提出的想法,产生思维的火花.如教学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就用到这样的讨论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还会出现几个强者独霸一方,其余同学旁听的局面,这样可以通过师生讨论规定小组合作规则.

四、适时点拨是关键

“集体研究式学习”中,教师不再以教学活动主导者的面目出现,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点拨,为避免学生探索的盲目性,在知识疑难之处、学习受阻之时作引导点拨、精讲释疑,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

二是激活,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部分学生对集体产生依赖心理,及时激励评价.有些老师担心:放手让学生探索会走弯路,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这里可以引用社会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话作答:“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获得明天的成功.”  

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多一点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解决的,绝不暗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深化是必然

目前使用的数学教材,其中的习题几乎都具备完整的条件和问题,解题的任务是寻找唯一的答案.这样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满足于得到正确的答案,对于解题思路的多样性,问题的内在因素都缺乏进一步地研究探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应用新课程的新理念,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练习的设计既要重视双基的训练,又要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围绕新知识的巩固练习完成以后,引导学生思考,热烈地讨论,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也使学生切身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集体研究式学习”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教材性质、课堂类型灵活安排教学过程,真正使课堂活起来,让教学不再枯燥,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文章录入:lily    责任编辑:lil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运营单位:数学辅导报社

    联系电话:0435-3940500/01/02 传真:0435-3940503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西昌工贸开发区2号数学辅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