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数学开放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
作者:刘 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53 更新时间:2008-5-10 15:41:27 |
|
实施开放式教学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宽松的教学环境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课堂上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创新.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呢?
一、开放教育思想,突出主体
传统教学中,教师满足于把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最多的、最精彩的、最简洁的方法教给学生,“指点迷津”的后面,更多的是在剥夺学生思考的时间、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和解题的“机器”.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变“教会”学生为“会教”学生,变学生“学会”技能为“会学”知识.
二、开放教学环境,创设民主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把爱心留给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和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欲望.
三、开放教学内容,主动联系生活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素材,都可成为学生研究的数学问题.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车轴为什么要在车胎的中心?”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怎样在操场上面画一个直径10米的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问题,这样既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又能以浓厚的兴趣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主动去寻求解题的策略.
四、开放练习设计,参与生活实践
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信息,我们可用数学眼光去发现、去解释.传统的教学将学生限制在狭隘的教室里,反复从事着机械的训练,这种事倍功半的熟练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天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眼和双手,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学以致用,学会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数学思想去审视.
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创新教育的课堂应是人人获得自尊和自信的场所,应该让他们人人获得成功和欢乐的体验.作为教师,我们绝不能吝啬对学生的夸奖,要努力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与鼓励.我们相信:“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悟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感受到数学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才会在学习中不断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发展个性、培养悟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符合人本主义思想,必将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流.
(摘自《中国教师报》,有改动)
|
|
文章录入:lily 责任编辑:lily |
|
|
上一篇文章: 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文章: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