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天补中心小学 施新胜
在教学《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大多数同学想到用棱长 × 棱长 × 6的方法计算正方体表面积,这时一名学生举手说:“我有其他方法.”我一愣: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就这种方法啊.
出于对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我让这名学生讲完.她说:“棱长 × 6 × 棱长.”我没多加思考,想:这肯定没有意义.
出于提高学生学习中思考问题积极性的考虑,想通过同学间的讨论来否定:“同学们同意这种算法吗?”“没有意义!”“不同意!”,全班大多数同学这么说.我说:“认为没有意义的举手.”全班60名学生中有56名举了手.认为能讲出理由的,连同发言的学生在内只有3名学生举手,表示能说出理由.1名学生两次都没有表态.于是,我让表示“有理由”的学生发表意见.一名学生说:“可以用交换律,6可以先乘,我想是可以的.”其他学生立即反驳:“那棱长乘6表示什么呀?”这句话提醒了我,我觉得点有头绪了.
一开始发言的学生补充说:“表示6个正方形……”许多学生开始观察起黑板上的图来,还是看不出“6个正方形”的意思来.我在学生们的发言启发下,也已看出乘6是能说出理由的了.
另一名表示赞同的学生说:“表示6个正方形的边长的总长.我是这样想的,把上面的和下面的正方形都移到一排上,变成一个长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棱长乘6,再乘棱长就是这个长的长方形的面积,也是正方体的表面积.”他把“长的长方形”的第一个“长”字说得特别重.原先发言的学生说:“就是!就是!我就是这样想的,只是说不出意思来.”这时已有许多学生表示同意这种方法了.
我表扬说:“这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思考问题的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移动图形的某个部分,转化成我们熟知的图形.这种方法很有用,以后我们可以经常用到.”最后我说:“这位同学既相信课本,又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能有所发现,我们应当向他学习.这节课为他记上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