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监控管理工读学校教学质量
推进差异教学,教师对学生作业面批率不低于50%
本报讯(记者 计琳)上海将建立工读学校教学质量日常监控与阶段性监控相结合的动态监控管理体系。上海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工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从今年起,沪上工读学校将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业基础,实施差异教学。这是上海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据了解,各工读学校都将建立起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管理体系。以阶段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为节点,积极开展学业质量分析,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各学校将按照上海市中学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梳理和细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点,建立与知识点相对应的、有层次的教学体系和资料库。
《意见》明确,工读学校教师将针对学生学业基础,实施差异教学,并对工读学校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闪光点,因势利导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率要达到100%,面批率不低于50%;各学校将建立教师教学档案和优良教案交流展示制度、个别辅导制度,防止一个教案运用多年的情况发生。
此外,工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将被纳入上海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学校党政干部年度述职考核体系。根据《意见》,对于在工读学校任职,符合名校长、名教师后备人选条件的,将优先推荐和吸纳,并加大对工读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各区县还将选派本地区的名教师、优秀教师定期到工读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2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