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加为收藏
天仁报业集团 旗下产品 英语辅导报 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 考试与评价
旗下产品
上海全面完善帮困助学体系 44万人获助6.68亿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28
“奖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这份个性化助学套餐,从汪文丽踏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摆在了她的面前。如今,除了享受每月200元的伙食补贴和每学年1500元的学费减免外,她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贫困生职业导航”培训。面对记者采访,小姑娘微笑着,“虽然我是一名孤儿,但国家帮困助学政策如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使我现在拥有阳光般的心态。”

    截至2007年11月1日的统计,本市高校48.7万全日制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76094人,占15.62%。对于像汪文丽这样的贫困大学生,本市高校今年实施了各类各级资助项目,受助学生440063人次,金额达到66846.67万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约14170.9万元,学校投入约27064.73万元,社会资助约3511.77万元,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2099.27万元。

    2007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市教委会同市有关部门、高校及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资助格局。    

    政府主导:资助力度更大

    2007年是建国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大学生资助经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年。与往年相比,上海资助工作在资助力度和资助群体覆盖面上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建立了“奖、助、贷、勤、免、减”多元资助模式,实现“公办民办学生群体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根据上海高校奖、助、贷等经费统计,从2006年到2007年,国家财政投入由3014.55万元增加到5174.15万元,同比增幅71.64%;地方财政投入经费从4940万元增加到16582.65万元,同比增幅235.68%;获益在校生人数从66950增加到121589人,占在校生人数比例也相应从14.36%增加到25.08%。

    据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增加原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资助额度的同时,国家新设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在此基础上,上海又增设上海市奖学金和赴艰苦地区就业奖励金,并且每年增加2000名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国家助学金在国家规定人均200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人均2500元。据悉,上海高校奖、助、贷等经费将继续增长,预计2008年,国家财政投入经费将达到9207.39万元,增幅77.95%;地方财政投入经费28867.65万元,增幅74.08%;受助学生128893,占在校生数的25.16%。    

    高校主体:帮困方式更人性化

    复旦大学慈善爱心屋日前进行冬季物资发放,贫困学生在发放前10天就被告知:到学校网站下载表格,结合自己需要,从棉花胎、衬衣、围巾、毛毯等日常用品中选择领取。一名学生说:“这项改革非常人性化,不像以往那样照单全收,而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申领,既不浪费物资,也满足了贫困生的愿望。”

    在政府的支持下,各个高校纷纷构建物质、精神双助体系,各项帮困举措更加强调人性化,并注重发挥帮困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自立、自强。

    上海电力学院推出爱心银行项目,贷款学生自愿交纳的利息将转捐入爱心基金库,继续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上海水产大学资助贫困生创业,校园报纸分发、回收的“物流经理”,经营校园牛奶亭的“牛奶经理”都由贫困生担当。    

  社会参与:渠道日趋多元

    除了来自政府和高校的资助,帮困的渠道目前日趋多元。上海社会各界以日益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帮困助学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本市高校接受社会各界奖助学金3500多万元,受益学生14000多人。

    在市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华东师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先后成立了慈善爱心屋,利用校园和社会中闲置物资资源,通过募捐形式来达到物资的最大利用。爱心屋建成后,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帮困物资和资金,开辟了一种新的助困模式和途径。

    企业和个人也纷纷在高校设置助学金和助学岗位。在民办高校中侨学院,16位企业家与29名困难学生结成对子,企业家们除了为结对同学提供物质资助之外,还为他们提供了实习和就业岗位。

    上海高校助困育人新机制的形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服务他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2005级学生王琼来自江西一个人均月收入仅237元的家庭,2007学年,她得到国家助学金和上海市光彩慈善基金会的资助,同时也获得学校学费减免。学习之余,她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担当上海科技馆和鲁迅纪念馆的志愿解说员,“社会各界给予了我太多的关爱,把这份爱心传播出去是我的责任。”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帮困工作还将在功能上有所突破,今后要着力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与就业能力。同时将进一步强化资助帮困工作的育人功能,形成“积极帮困”机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勤俭、自强精神。(记者李雪林)

文章录入:lily    责任编辑:lil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江苏09"小高考"测试说明出炉 复习注意要点提示
    ·2008各省高考试题图片版、word版领先发布
    ·第二届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一线骨干编辑质量工作研…
    ·天仁报业集团北京研发中心诚聘英才
    ·天仁报业集团诚聘英才
    ·天仁报业集团向四川受灾学校捐赠1200万元全学年报…
    ·献上一份爱心,帮助一名学子 天仁报业集团员工向…
    ·2008年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正式启动
    ·第四届中国英语外语教学国际学术年会召开
    ·必须加强对考试的研究(访天仁文教集团总裁包天仁…
    ·小学英语教学也要重视“写”
    ·冷暴力成“隐性辍学“催化剂 “唯升学教育”是根…
    ·09年25院校可单独招小语种 录取考生不得转专业
    ·考研人数"止跌回升"22万人报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
    ·教育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稳中有升
    ·香港中文大学2009年计划招收250名内地学生
    >>图片新闻 更多

    2007年,英语辅导报社…

    2006年,英语辅导报社…

    2005年,英语辅导报被…

    2005年,英语辅导报社…

    2004年,天仁英语网校…

    《英语通》连续两届获…

    英语辅导报社连续四年…

    包天仁同志三次荣获“…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英语辅导报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考试与评价英语“四位一体”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