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百万元打造教学团队
■本报记者 蒋夫尔
为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石河子大学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中设立了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以便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使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成果实现重点突破。
石河子大学教育团队建设项目实行申报审批制,目前各学院共申报了19个项目。该校成立了教学团队评审小组,19位团队负责人在评审会上向与会专家陈述了本团队的组建背景、人员构成、建设方案与目标等团队建设情况,并回答了评审小组提出的关于团队建设的措施、成果、创新点及团队建设与院、系和教研室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评审专家根据资格审核情况、团队负责人陈述及答辩情况,评选出5个校级教学团队,分别为:农学院的作物栽培教学团队,药学院的药理学教学团队,机电学院的农业机械学教学团队,化工学院的化学教学团队,政法学院的政治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团队。
评选出来的石河子大学校级教学团队具有以下个显著特点:一是老专业学科基础扎实。一部分历史悠久专业的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及组织管理经验;已经逐渐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其中包括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级、自治区级甚至国家级教学名师和“长江学者”领衔、中青年博士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二是团队发展目标明确。
根据石河子大学的办学宗旨,一部分教学团队能够结合兵团大农业的生产实际,并且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能够根据兵团特色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修订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并及时将相关知识补充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当中去,使教学更加适应生产实际的要求。三是各教学环节紧密相扣。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整个教学过程严格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进行,不断加强实验教学,重视生产实习和教学实习,严格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这些环节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能够形成缜密的教学体系。四是产学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大部分教学团队是立足兵团农业生产,以科研促进生产,以科研服务教学。通过科学研究,依靠各类科研课题的支撑,促进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将最新的生产和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充实课程的实验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五是团队重视网络资源建设。教学团队以精品课程和一类课程建设为契机,不断更新充实网络教学资源。
部分教学资源已逐步上传至大学网,有利于师生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据悉,2007年至2010年,石河子大学决定每年建设5个校级教学团队,每个校级教学团队资助5万元,学校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中,对于本项目安排了100万元的经费。
《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7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