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晨光 郭风波
6月5日发自青海玉树
6月的青海玉树绿意萌动,满目疮痍的结古镇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大街小巷帐篷连片、人头攒动,商贩们的吆喝声和各种大型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建家园的交响乐,让人感动,令人振奋。此时,离2010年全国高考只有两天时间了,玉树灾区考生的备考状态如何?记者探访了位于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由兰州军区援建的灾区首所“高考帐篷学校”。
学生:放松心情信心满满
早上8点半,高三学生朋措桑周拿着一摞书走出帐篷,走进了附近的一间板房教室。记者进去一看,里面只有几张课桌和椅子,朋措桑周坐在一张靠窗的课桌前开始看数学辅导书。“为什么不在帐篷里面看书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朋措桑周说:“帐篷还是不如板房光线好,而且这里很安静。”
走出板房,记者看到几个女孩说说笑笑地走进了帐篷教室。记者走了进去,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桌椅,每张课桌上都堆放着厚厚的课本和复习资料。这些女孩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考上中央民族大学。“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做。”开朗的尕玛拉毛笑着说,“梦想还在,我们不会放弃,现在,同学们都很珍惜每一天。”
6月4日下午,20多个学生在藏文教师阿丁的带领下,到河边去玩水,大家玩得很开心,朋措桑周的身上都湿透了。“不少学生的亲人在地震中出了事,我24小时陪他们聊天、讲笑话,调节他们的心理情绪。”阿丁说,“现在好多了,尽管还有几次余震,但是对学生的影响不大,我希望在考前最后几天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们放松心情,调整好状态。”
学校:想尽办法鼓舞学生
据了解,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有140多名高三学生准备参加高考。校长吉格勒说:“地震不仅耽搁了孩子们的学习,也打乱了学校的教学和复习计划。为了迎接高考,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集中精力复习,力争让他们考出好成绩。”
复课之后,学校20多名高三教师除了5名受伤的教师外,全部上岗。为了学生们,教师们付出了很多。化学教师才仁文毛自学生复课后,一直坚守在课堂上,还把9岁的孩子寄养在亲戚家。
语文教师李艳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每个孩子感到了母爱的温暖。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