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加为收藏
浙江完成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
作者:FroG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7

  本报讯(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周洪波)280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得到保留改造;296所农村学校“转型升级”,成为接收撤并学校学生的定点学校,两项工程合计改造项目达1683个,累计完成投资11.3亿元。记者近日从浙江省教育厅了解到,该省2008年上半年启动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已全面完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各地通过积极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使全省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但由于受到思想观念、地理条件、人口变化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各地布局调整工作进展不平衡,农村、山区、海岛仍然保留着一些布局过散、办学规模小、设施破旧、师资力量不足、质量难以保证的小学。这些学校成了浙江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薄弱的学校群体。

  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全面摸排情况、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实施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工作,要求各地用两年时间完成全省所有6个班建制以下农村学校的调整改造,使保留的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

  在调整改造工作中,浙江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撤并,二是改造。通过撤并,一大批农村孩子走进了更大、更宽敞、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以衢州为例,该市在两年时间里撤并了105个教学点,7000多名学生因此受益。

  撤并是个好办法,但是不能简单一刀切,一些边远山区的小规模学校仍有保留的必要。对于这些学校,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加大投入,重点保障,全面做好危房破旧校舍及附属设施维修改造、改厕改水改灶、设备图书艺体器材添置等方面工作。

  开化县张湾乡下山联小教学点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距离开化县城近50公里。在调整改造工作中,该校投资40多万元翻修了一幢崭新的二层教学楼,还建起了标准的篮球场。

  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不能仅停留在硬件建设上。“我们特别强调要加强村小的内涵建设,配足师资,切实保证教育质量。”浙江省教育厅计财处负责人说。在省教育厅的支持和鼓励下,各地以集团办学、托管办学、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对口支援村小办学。如衢州市柯城区通过城乡两所学校“捆绑”,实行一校两区制,实现小规模学校内涵提升;龙游县教育局通过教师走教、支教等方式,让优秀教师走进农村小规模学校。

  “以前我的孩子在村里小学读书,路虽然近,但是教学质量总是让人不放心。调整改造后,孩子转到了中心校就读,第一天上学回来就跟我说现在的学校漂亮,老师教得也比原来学校的好。”丽水市松阳县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

文章录入:frog    责任编辑:fro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英语辅导报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考试与评价英语“四位一体”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