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春
据媒体报道,石家庄某学校日前通过民主测评投票的方式“选举”贫困生,引起了部分学生的非议。多名学生反映,部分选举出来的“贫困生”家庭并不贫困,甚至连困难都说不上。
谁该拿助学金?这本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却让不少学校头疼。因为有些学生觉得“发给谁都不合理,还不如共享”,某些学校甚至采取“平分”的方式处理助学金。本来简单的贫困生甄选,现在却成了高难度的“技术活”。
然而,投票、“平分”表面上看似公平,实质上却折射出同学之间温情与友谊的缺失,折射出某些大学生对名利的喧嚣争夺。试想,如果大家都能够相互关心,主动了解同学的家境情况;如果没有人为了蝇头小利斤斤计较,认为不拿到这点钱就吃了亏,甄别谁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并不困难。恐怕那种情况下,大家都会争着去帮助那些贫困生。
甄选贫困生不应成为“技术活”,比起投票、“平分”等技术手段,学校更应该教给学生爱心和诚信,让同学之间多一点同情、理解与宽容,让诚信成为所有学生基本的共识,共同爱护和帮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