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县实验小学 陈永仑
在大力实施新课改的今天,许多一线教师对于怎样评价学生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但是具体到对待学生作业的时候,不少教师仍停留在“批改作业”阶段,还没有将它上升到“评价作业”的高度.翻开学生的数学作业本,所见的不是“√”,就是“×”,综合性的等级评定,只局限于“优”、“良”、“合格”、“待合格”这几个简单的字眼.面对一些长期作业(如假期作业),很多教师更是一“阅”了之.学生辛辛苦苦完成的、教师花了大力气批改的作业,其实并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照这一要求,笔者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期望得到专家、同仁的指教.
一、人文评价,激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笔者也曾尝试过其他老师介绍的“等级 + 评语”式的评价方法.很快笔者发现这样的方法理论上很完美,实际上却很难推广,因为它耗时太多,只适合在小班教学.作为一名普通学校的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两个班一百多名的学生,怎么可能天天在每个学生的作业上写评语呢?折中的方法是,当我遇到一些典型的作业时,才加上适当的具有激励性的评语.比如,对作业有进步的同学,我用评语进行表扬:“今天你的作业让老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老师真为你高兴!”对个别作业字迹潦草的同学,我用评语进行提醒:“你的算法是正确的,如果再工整些,你的作业将更出色!”
每次写评语的作业毕竟是少数,对其余的作业,我是用加印图章的方式奖励学生.学生可能在幼儿园阶段就习惯了五角星的奖励,那我就改用其他的图章.比如,印上糖葫芦的图章,糖葫芦的颗数越多,代表对学生作业的奖励程度越高.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