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郑州今后的小学和初中学校,要么是公办,要么是民办,不再存在“中间状态”。
调查:分校“脖难治
从2002年起,郑州市出现了首批公办学校办的分校,2004年,分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至今,仅郑州市区的初、高中分校已达17家,全部是由知名初、高中所办。
根据有关规定,分校必须达到“四独立”,然而,现实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据知情人透露,大部分分校的课程都是直接由本校老师任教,只有部分老师是通过招聘过来的。混合编班、共用一个校园……因挂了名校的名,分校每年的招生形势也很好。
这些分校为了招揽优秀生源,不按计划招收学生现象不断发生。有些分校,甚至还会在每年4~6月偷偷组织考试录取学生。
影响:今后分校招生难了
近几年,选择上分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他们之所以看好分校,就是沾名校之“名”,孩子能接受到名校教师的教育。
这些家长认为,如果分校“四独立”,和名校除了名字上有牵连外,没有其他瓜葛——没有名教师,校园也独立,他们就没必要再掏高价让孩子上分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校校长也说,分校之所以会有好生源,完全是托“名校”之福。如果独立,极有可能会失掉一部分好生源。
质疑:能否真的被叫停?
其实,从2004年起,郑州市就开始叫停未达到“四独立”的分校,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落实到位。“吆喝几年都没叫停违规分校,这次能停吗?”这次,还是有不少市民表示怀疑。
另外,还有市民对“四独立”表示质疑,认为这个标准很难界定。有人反问道:如果占用了公办学校就说校园不独立,那为什么郑州市不少民办学校租用公办学校校园办学就得到了批准,就属于独立的学校?如果说分校的独立就是与名校完全分开,那么在此之前,郑州市不少名校及其分校纷纷与企业联合办民办学校,将分校迁入,这算不算独立?
也有教育界人士认为,不满足“四独立”条件的分校就取消,那样势必导致公办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更严重,分校老师也无处分流。并且,可能会导致分校以其他面目出现,择校热还是没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所以,教育部门要监督这些学校进行改革,使其最终达到“四独立”的要求,而不能一关了之。
读一送一未来13年每年建20所学校才够用
昨天上午,郑州市教育局局长司福亭透露,郑州市将进一步修改完善《郑州市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力争年底发布。
2008年,郑州市计划重点投入7000万元对84所农村初中实验室进行建设。2007年年底前,确保完成管城区外国语小学扩建、二七区的刘寨小学迁建、90中选址、107中改造以及48中迁建。
为缓解大班额现象,预计到2020年,郑州市要新建221所中小学,这不包括迁建和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需要新建、扩建的30多所学校。“13年时间,250多所学校,每年建20所学校,才能满足孩子们上学的需求。”司福亭说。
另外,2008年起,郑州市区省级示范普通高中统招计划中划出40%的比例用于分配生招生,以后逐年增加,2010年比例不低于70%。
2008年,郑州中招将完全取消推荐生制度。 (记者 高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