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加为收藏
成都出11条减负规定 中考部分科目将开卷考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9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明年中考部分科目将开卷考试

    ■公布举报电话86113589,保证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昨日(8日,下同),成都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出台11条措施全面减轻成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些措施包括课程改革、中考改革、责任追究、建立监督机制等。

     初高中生每天要看《新闻联播》

    市教育局下发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指出,成都市教育系统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对课外作业要精选,严禁布置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努力实现学生“轻负担、高质量。”

    《规定》要求,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小学要提倡活动性和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初高中学生每天坚持收看半小时《新闻联播》。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五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5小时内,初中书面作业控制在2小时以内。教师一周内当面批改学生作业并和学生交流不少于两次。此外,初三年级不得在5月1日前结束新课。

    初中一学期最多统考两次

    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何荣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我市正在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明年中考部分科目将开卷考试。

    《规定》要求,学校考试只允许在期末和学年结束时进行。小学除语文、数学进行期末考试外,其他课程以平时随堂考查为主;初中除期中和期末考试外,其他如校级联考、各类竞赛等一律实行报批制。小学阶段原则上不组织统一考试;初中阶段统一考试一学期最多不超过两次。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不能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惟一标准来评价、奖励学校和教师。

    将向社会公开征集减负建议

    《规定》提出,实行减负一把手负责制。区(市)县教育局长和校长分别是区域内和学校的减负第一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将学校、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执行减负工作的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违纪事件及时予以通报。

    市教育局昨日还公布了举报电话86113589。市教育局还表示,将向社会公开征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举措与建议,并公开聘请100名“成都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义务监督员”。市教育部门将利用家长会等活动进行宣传,避免出现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状况。

    (本报记者 涂诗薇 实习生 王冬冬)

    “减负”呼唤考试制度改革

    昨日市教育局宣布将出台11条措施全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市教育局普教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就此次“减负”进行了解读。

    记者:成都市2000年就出台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意见》,为什么7年过去了,大家还在喊减负呢?

    何荣:成都一直坚持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2000年我们出台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意见》,2005年逐步推行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去年又出台了《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课程、作业量、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但减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必须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相配套,不可能一蹴而就。

    记者:在教育部门看来,目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真的很重?

    何荣:据我们了解,成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并不重,而面临升学压力的初、高中生的课业负担确实比较重。这也是目前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的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记者:这次为何再出台“减负”规定?

    何荣:我们要通过多种措施,把学生的书包重量减下来,要用硬性规定使学生的家庭作业量减1小时、课外活动时间多1小时、睡眠时间多1小时,通过直观效果把“减负”落在实处。

    记者:为什么把这次“减负”规定的重点放在课改和考试制度改革上?

    何荣:我们研究认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多年减不下来,根源在于教育部门的教育效率及考试制度。高考、中考制度如果不改革,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永远就减不下来。

    记者:成都教育“减负”要达到什么结果?

    何荣:我们的目标是,把童年的纯真还给学生,把少年的天真还给学生,把青年的朝气还给学生,让成都中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报记者 涂诗薇 实习生 王冬冬)

文章录入:lily    责任编辑:lil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英语辅导报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考试与评价英语“四位一体”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