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江西省将11月定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调研活动月,深入开展红色资源进校园活动,精心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在中小学品德课讲授十七大精神,相关课程教学体现十七大精神,并且结合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读主题书、写感想作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出好一期以十七大精神为主题内容的墙报;上好一堂十七大精神专题教育课;组织一堂以十七大精神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组织观看一部以十七大精神为主题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电教片;分学段开展一次以十七大精神为主题的知识检测活动;举办一台“颂歌献给党,教育展新貌”演唱会。河北省石家庄市38中学、浙江省绍兴市长城中学等利用国旗下教育、板报、班团队会等形式,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并且以课堂为主阵地,紧密结合学校实际,让十七大精神在第一时间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班”和“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为全国10200名班主任提供优质培训,大力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江苏启动了区、县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工作,将素质教育作为区、县教育评估的核心指标。在具体的考察中,要求政府做到“五有”:有督促学校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的措施,有合理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规定、作业量规定、考试评价规定,有督促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体育锻炼的措施,有足够的青少年课外活动场所和教育实践基地,有科学合理的评价学校制度。重庆市中小学编写形式和内容新颖的地方教材,开展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尝试让学生进行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人格培养的自我构建。湖北省制定《湖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堂作业、寒暑假作业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堂作业、寒暑假作业实行限品种、限分量、限价格。成都市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把“减负”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用硬性规定使学生的家庭作业量减1小时、课外活动时间多1小时、睡眠时间多1小时,通过直观效果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该市青羊区先后发布书包限重令、作业减负令、活动保障令,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行全方位减负。
三是采取切实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安徽省将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党政考核内容,省政府把重点改造500所农村薄弱学校列入工作目标,并提出3年内解决全省市、县城区内的“择校”问题,实现区域内中小学校相对均衡;通过5年的发展,使农村所有学校均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湖南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投入两亿元专项经费,免费定向培养万名师范生,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北京市东城区推出“学校联盟”和“学习e网通”两大举措,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联盟即各学区内的一所优质资源校和一所普通校结成对子,学校之间通过教育研讨、软硬件互补、教师交流培训、学生互动等方式,达到相互促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目的。“学习e网通”即通过网络平台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提供不同学校、不同级别教师的在线随堂课录像,使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跨校选课。
《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2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