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加为收藏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模式及改革趋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3
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这项曾被无数教育界人士呼吁了多年的制度,终于打破坚冰浮出水面。自主招生作为近年高考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从最开始的22所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已经扩大到现在的59所,基本囊括了中国一流大学。

  ■ 改革趋势

  从最开始的22所自主招生院校到今天的59所,从最初的高招录取可加20分到目前复旦和上海交大的完全自主招生,中国自主招生的发展趋势是呈上升态势的。
  对比国外的考试制度,国外大学的招生经历了从“宽”到“紧”和从“紧”到“宽”的改革历程,最终形成了统一考试加辅助考试的模式:美国在录取学生时,更重视能够考查能力的学生中学资料,考分只是参考资料之一;英国、德国、法国、瑞典等国依据学生的全部中学资料来评价并录取学生;韩国除了设立类似美国的能力测试外,通过综合生活记录簿、面试、获奖证书等评选学生。

  我国的高考制度虽然存在评价体系单一等弊端,但总体方向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完全照搬国外考试制度不会是我国高考改革的成功之路。自主招生探索出了统一考试与多元考试相结合的考试体系,是我国大学选拔人才机制的变革方向。这意味着它将越来越大地影响高校选拔过程和考生的命运。
  此外,各高校因发展历史、所处地域等因素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这在客观上要求在选拔人才方面给高校放权。因为高校最清楚什么样的人符合本校的培养目标。同时,学校推荐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校对考生状况有最实际的了解,给他们发言权不仅能帮助高校全面考查考生,而且有利于高中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所以,从更广的意义上讲,高校自主招生,能够推动整个教育的进步。

  ■ 招生模式

  高校现行的自主招生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高招录取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这种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各高校对学生的要求和考试方式都略有不同,一般要求竞赛获奖或某一方面能力有过人之处。考试方式多为笔试和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平时知识的积累。因各学校学科特色不同,注重的内容也会略有差异。

  在这种模式的背景下,自主招生无疑是高考的一个辅助手,通过测试的考生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后,只能说过了第一关。这些考生一样要参加当年的高考,一般需要第一志愿填报自主招生资格院校,会在高招录取时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说,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后,考生依然不能放松,毕竟目前的自主招生高校多为国内名牌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非常高,需要考生慎重对待,以免加上优惠政策后仍不能圆梦。

  2.完全自主招生,高考成绩只作参考

  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成为自主招生高校的先行者,两所学校均在2006年顺利进行了自主招生试点。虽然招生地仅限于上海,但近2 000名上海优秀高中毕业生通过学校组织的面试争夺两校600个录取名额,标志着我国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模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和其他自主招生高校相比,复旦和上海交大这种自主选拔录取最大的突破就是以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面试作为录取过程最关键的环节,凸显了大学自身的择才方式和标准,也为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提供有效的经验。

  按教育部要求,两校都规定,通过面试被预录取的学生还必须参加上海市高考。高考成绩将作为正式录取的重要参考,而且高考成绩也是申请新生奖学金的依据之一,对专业选择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金刊》提醒:因第2种模式参考范围较小,本文以下所涉及自主招生考试模式限定在第1种。

  ■ 报考须知
  1.比例要求

  按照教育部要求,试点学校一般在本年度招生计划的5%以内,招生的名额用学校预留计划,不占用分配给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指标,既保护了报考院校的优秀考生,又不损害其他考生的利益。
  2.申请流程

  高校一般会在11月公布自主招生简章。考生查询报名条件后报名,经过初审后,学校会通过网络等方式将复试名单公布,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参加学校考核,通过后将在高校高考录取时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3.注意事项

  ①正确认识自我

  笔者在每年参与自主招生初审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大量不符合本校自主招生要求的材料,2007年多达几千份,这些考生实际上等于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金刊》提醒:这些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和考生根本没有查阅自主招生的简章,虽然不符合条件也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考生和家长在报考高校自主招生之前,一定要详细地阅读招生简章,对确实感兴趣而且自己符合自主招生条件的高校再进行报名。不要做无用功。
  ②莫“跟风”,莫“赶场”

  据《安徽商报》报道,在安徽省合肥一中,2007年600余名毕业生中,有200多人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超过了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为了增加录取的机会,有的学生同时报了两所以上的学校。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合肥一中出现,在各个重点高中,为自主招生考试做准备的高三学生数量也相当可观。

  2007年,因南开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自主招生测试在同一天进行,在南开大学自主招生测试的过程中,很多考生纷纷表示要去“赶场”,最多的一名考生竟同时报考了5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

  《金刊》提醒:随着自主招生范围的扩大,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这是升学的一条蹊径。但自主招生对大多数报名者来说存在名额少难度大的问题,因为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尖子生或有特长的学生。参加自主招生要量力而为,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赶热闹”,盲目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耽误了宝贵的高三复习时间,则会得不偿失。

  4.保持良好心态对待结果
  每年一考完自主招生便常有考生和家长来询问结果。2007年一位北京的家长打电话说自己的孩子在考完自主招生后就像丢了魂一样,正常的学习都无法进行下去,每天都念念不忘自主招生的结果,患上了心理疾病。

  《金刊》提醒:自主招生结果对于考生而言非常重要,确实可以让考生获得更多的机会,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机会,更不是主要的机会。自主招生主要还是一种针对高端、有特长学生的补充,多数人还是要通过高考这条途径,考生不能因此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投机心理不可取。

  ⊙ 熊丙奇(教授、管理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校报主编)
  ■ “突击”没用
  大学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能够让大学招到想要的学生。在我看来,上海交通大学所青睐的学生要基础好,善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很多学生是怎样的呢?紧紧跟在老师后面,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老师教三道题,作业做两道,最后考试考一道——这样的题海战术和被动接受式学习在大学里是不管用的。21世纪科技发展得很快,知识多得让人接受不过来,这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能力的培养。我们更喜欢那些能够“教一、做二、考三”的学生,平时对错题能进行归纳整理,做到举一反三。

  当然,要真正实现融会贯通,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一个学生基础知识是不是把握得牢固,面试时不用让他做数学题、物理题,从问话里就看出来了。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本子第1页写了1,第2页写了2,第8页写了什么?”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8,这就自信过度了。你怎么知道上面的数字一定是按照自然序列排列的呢?有的学生犹疑不定,只是觉得“很难说”,那也不行,他没有充分利用第1、2页的信息。如果他回答“可能是8”,那就很好了。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一个学生是否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小的方面就能看出来,而这种考察是高考题里面没有的。

  举一反三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基础知识学不好,在面试现场就很难有好的表现。如土木工程方面,我会问学生:比如在屋架放线时,要找出一条18米长基线的中点,并拉出垂线,该怎么做?有经验的师傅会找来绳子,围绕两个基点各画两条弧线,找到交点后连接起来。这和平面几何里用圆规为线段作中垂是同样的道理。在现场发问,如果学生只先想到直尺、三角板、圆规,那肯定不行,解决不了问题。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思维是不是活跃,脑子里是不是只装着官话、空话,这在面试中都能看出来。“据报道,未来几年我国将投入巨资发展‘嫦娥计划’,而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贫困人口。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名学生参加讨论,发言很踊跃,不过大多是正面的观点。有一名学生夸夸其谈,一二三四列举了登月工程的几种好处。讲了那么多,归纳起来实际只有一点,很啰嗦。面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敞开心扉来谈,重要的是讲出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不犯错但也无法给面试官留下任何印象的套话。
  面试中,有三个例子,印象特别深刻。

  有一名学生成绩不错。一般的问题都可以顺利地回答出来。面试过程中,考官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对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现象,你怎么看?”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轻描淡写地说:“只不过是一个事实,各国自有表述。”对于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他态度那么马虎,面试官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这名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历史缺乏认识,至少是缺少对时事的关注。显然,这会影响到他的面试成绩。

  还有一个学生,狂妄得不得了,轮到他发言时,便大谈特谈什么书都看过,什么东西都知道。现场的面试官都是文学、化学、计算机各个领域的专家,当着这些专家的面吹嘘自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么?面试官要刹他威风是很容易的,问他一个化学的专业问题,他立即目瞪口呆了。后来的结果大家也能想象得到,他名落孙山。上海交大不喜欢张狂的学生。学习是一回事,待人接物方面过不了关,一样遭淘汰。这个考生为他的年少轻狂付出了代价。

  有位女生是另一种情况。从资料里看到,她的父亲早年去世,她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很穷。可是在面试的过程中,这名学生乐观开朗,谈吐得体,全然看不出生活的困顿所留下的痕迹。她的阳光表现打动了在场的每位考官,赢得了一致好评,顺利入围。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什么呢?哪怕处在一种很坏的环境里,你也可以努力去做,积极地面对一切,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事在人为,后天的努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先天的不足,甚至创造奇迹。

  有新闻说,上海有个别中学出现了针对名校自主招生面试的辅导班,我认为这毫无意义。一时半会儿的训练怎能奏效呢?面试时的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还是平时的积累,应当确保平时成绩好,同时各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偏废。成绩不好当然不行,想靠押题赌博来浑水摸鱼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更是不可能的。

  ⊙ 陈 丹(清华大学工程学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学生)
  ■ 我的清华冬令营
  一年前的我,和千千万万进行着高考最后冲刺的同学一样,整天沉浸在重复的练习与无尽的题海中,学习显得有些枯燥,而竞赛的失败又让我多了许多压抑。就在我感到失落与迷茫时,清华的自主招生给了我新的希望。

  经过学校的推荐,我成为了清华冬令营的一员,赴京前的两周忙着写自荐及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培训。学校对此次冬令营十分重视,不仅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还安排了老师就社会的热点话题进行讲解,此外,还进行了模拟面试。总之,学校尽其所能来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与应变能力。

  元旦时,我们开始了清华冬令营之旅。北京的冬天是雪的世界,尤其冬天的清华更是美得晶莹,美得纯粹,这让我们这些来自南方的孩子感到异常的新鲜与兴奋。厚实的积雪增添了清华的质朴,刺骨的寒风更让清华显得静谧,来去匆匆的自行车体现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在附近的旅馆安顿好以后,晚上便参加了开营仪式,面对好几百张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面孔,我猜测着那后面都隐藏着怎样的传奇。虽然有一半的淘汰率,但我此时却十分平静,因为在这儿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感到骄傲。

  第二天上午便进行笔试,这不同于平时考试。物理、数学、英语的试题连在一起,可随意安排顺序和分配时间。数学题计算繁琐,每一道都相当于平时的压轴题。英语词汇量大,这让英语不怎么好的我一头雾水,把“猜”的功夫全盘用上。不过物理让我捡了便宜(我学过物理竞赛)——近代物理、相对论的题目占了不少分值,物理概念考得很深刻,连物理常识都考上了。

  笔试并不理想,为了消除紧张,我到清华附近转了转,吃冰糖葫芦、煎饼,穿狭窄的小巷,听地道的方言,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北京的魅力。清华底蕴吸引着我,北京文化同样吸引着我。

  面试如期而至,我紧张地走进考场,三个考官的微笑增加了我的自信。在简短的精心准备的自我介绍以后,便开始了与考官的“战斗”。第一个考官根据自荐材料对我进行追问,我坦诚地一一回答。其余两个考官的问题十分有趣,都是生活中的常识和细节,只是结合了科学的原理,比如“‘红得发紫’的物理原理及社会含义”,“《西游记》中‘天上一日,人间一年’有科学依据吗?”“物理界的‘两朵乌云’是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要有技巧,不知道准确答案时也要说一些相关的内容,表现出自己的求知欲望,更要有自信。十几分钟的面试就在与考官的交流中不知不觉过去了,看似轻松的谈话却考查了能力。

  面试结束也迎来了冬令营的尾声,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了清华校园。图书馆端庄静谧,陈列着四百多万册书籍。据带队老师介绍,这里是同学们上自习的天堂,常常人满为患,当年曹禺先生就在这里完成了《雷雨》;历史博物馆更让我体会到清华是人才之源,各个领域都有从清华走出的伟人,而馆中别具风格的“院士墙”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还有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假山环绕、绿水长流的水木清华,古朴优雅的工字厅……每一处都展示着清华独特的魅力。随后,我们还聆听了清华教授关于人才培养的报告:清华培养的是勤学多思、勇于创新的人,是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是心系祖国、放眼世界的人。生动励志的报告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成为一名清华人!

  冬雪中我们告别了北京,告别了清华。此次冬令营之行让我对清华的各种猜想与期许都化作了对清华的留恋,让我感受了清华,也助我实现了梦想。

  ■ 自主招生笔试试题选编

  北京大学 >>
  1. 作文:二十年后的中国。
  2. 当月球和地球的半径以及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此时人的重力为原来的多少倍?
  3. 写出《二十四史》的全部作品和作者。
  4. 分析“历史研究的非历史趋势”和“一切历史研究都是当代史”两个观点。
  5. 写出以氯化钠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的化学方程式。
  6. f(x)=x2-53x+196+x2-53x+196,
  求f(1)+f(2)+…+f(50)。
  7. A、B为长方体对角线的两个顶点,求A、B两点从长方体表面经过的最短距离。

  四川大学 >>
  1. 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你喜欢吗?
  2. 24小时弹琴,你认为你可以变成郎朗吗?
  3. 鱼和猫的关系相当于牛同谁的关系?
  A. 牧草 B. 牛乳 C. 盐
  4. 3/7,3/9,3/11,哪个与其他两个不同?
  5. 狗、牛、石,哪个与其他两个不同?
  6. 时间和钟的关系相当于裁缝同谁的关系?
  A. 布料 B. 剪刀 C. 西服
  7. 工资一样,你愿当海员还是当律师?


  上海交通大学 >>
  1. 1·1!+2·2!+3·3!+ … +n·n!= .
  2. 记f(x)=|x|/x,令S=f 0(x)+2f(x)+3f2(x)+…nfn-1(x),则S= .
  3. 一排座位有6个,6位同学一起做练习,规定无论谁先做好都必须立即交卷,且每个人做好的速度各不相同,问最先做完的同学交卷时不影响其他人的概率P= .
  4. 设f1(x)=(2x-1)/(x+1),fn+1(x)=f1[fn(x)],已知f35(x)=f5(x),则f28(x)= .
  5. 记f(x)=|sin|x+|cosx|,试讨论此函数的性态,并求出它的极值,画出在[0,2π]的图象.
  6. 线段AB长为3,其中点记为M,当AB在x=y2上运动时,求M到y轴的最短距离,并求出此时M的坐标.
  7. 方程(1+a)x4+x3-(3a+2)x2-4a=0,对于任意实数a,试证明:①原方程总有相同的实数根;②存在x0,使得f(x0)≠0总成立.
  8. {an}是首项为a,公差为b的等差数列,{bn}是首项为b,公比为a的等比数列,且满足关系式a1  ■ 自主招生面试试题选编

  清华大学 >>
  理科:
  1. 你最崇拜的一个科学家?为什么?
  2. 班级里你最崇拜的一个同学?为什么?
  3. 你最喜欢的一个数学公式?为什么?
  4. 父亲和母亲哪一个对你的影响比较大?为什么?
  5. 公理和定理有什么不同?
  6. “神六”发射的过程中,哪些现象能用物理原理解释?
  7. 火箭喷射过程中有什么化学反应?
  文科:
  1. 你怎样理解鲁迅精神的?
  2. 鲁迅笔名是怎么来的?
  3. 你怎样理解巴金精神的?
  4. 巴金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上海交通大学 >>
  1. 假如你知道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到了社会工作时全都没有用,你作何感想?
  2. 有一家国有企业和微软同时邀请你,你去哪一家?
  3. 请对近日国内外大事举一例,并解读。
  4. 你对医保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
  5. 所有老师中你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是怎样的老师?不喜欢的老师的课,你会上得好吗?
  6. 根据四个英语单词twins,identilal,doctor,fun编一个故事。
  7. 给我介绍一个你的朋友。
  8. 昨天的新闻有些什么内容?
  9. 你对上海房屋规划中的房屋间隔问题了解吗?
  10. 中国迟迟没有新闻立法,为什么?

  复旦大学 >>
  1. 讨论一下《无极》、《一个馒头的血案》给网络生活带来的启示。
  2. 说出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名字。
  3. “两会”是哪两会?
  4. 评价你校交响乐团成员?
  5. 简述你理想中的宇宙。
  6. 在1分钟内列举这瓶水的用途。
  7. 请谈一下数学以后的发展方向。
  8. 你对“安乐死”有何看法?为何我们要禁止“安乐死”?
  9. 用3、4、5、6算24点。
  10. 说明生活是三角形物体。

  原载先锋教育网 转自中国教育网(J-04)

文章录入:lily    责任编辑:lil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英语辅导报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考试与评价英语“四位一体”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