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学生社会调查关注民生
本科生要修满4个社会调查学分
本报讯(记者 李伦娥)在近日结束的2007年全国第八届“挑战杯”大赛上,湖南师范大学04级学生曹渝等历时一年半调查撰写的《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荣获特等奖。该校商学院04级学生彭晏杰等5位学生,在暑假期间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的关于湖南生猪养殖方面的调查,也引起了国家发改委、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的高度重视。
“社会是大学生最终归宿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该校副校长冀学锋介绍说,学校十分注意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问题,关注国计民生,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组织开展社会调查。2004年以来,学校明确规定:每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均要修满4个社会调查学分(公共必修课学分),均要开展两次以上社会调查、撰写两篇以上社会调查报告。
为帮助学生们完成调查,每年寒暑假前,学校都组织教师结合社会关注的问题,为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提供调查选题,如“三个代表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等等。学校还邀请社会学系专业教师分赴各个学院,从选题的选择、调查思路的确定、问卷的制作到报告的撰写,都给予学生全程的指导,为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提供了方向和方法保障。每年学校都组织评奖,优胜者给以课题资助、保研等奖励。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4年,学校收到调研报告24000多份,内容涉及农业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