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资金投入更多学生受惠
各地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成效显著
本报北京12月12日讯(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努力成才,成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要任务。今天,上海、重庆和湖北等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有关学校的负责人介绍了落实国家今年出台的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的新进展。
今年上海高校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呈现三个特点:提高了资助力度,增加了资助方式,扩大了资助群体。政府奖学金、助学金由3000多万元增加到2亿元,扩大了6倍。上海还增设市政府奖学金和志愿服务奖励金,追加了国家励志奖学金额度等。据介绍,目前上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做到了两个覆盖:学生群体全覆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上海将所有民办高校和成人高校中招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计划的学生全部纳入了资助政策体系,上海地方高校每年得到奖、助学金的学生,约占在校生人数的17%左右,覆盖了2006年该市地方高校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湖北明确要求,教育经费的增量部分要主要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并逐年增加财政预算。2007年,省财政安排高校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资金9570万元。2007年8月,省政府决定,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新体系地方所需配套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目前,秋季学期新资助体系地方配套资金2.7亿元,省财政已全部落实。
截至2007年6月,重庆邮电大学已累计向4077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650万元,贷款金额、落实人数逐年上升。学校2007级学生中,已有241名学生获得生源地贷款。学校还实施了阳光工程,这一工程包括学业困难帮扶工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程以及贫困生资助工程。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