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城念书后每天多赚百十元”
衡水农民工子女入学率达到100%
本报讯(记者 杨占苍)农民工张先生夫妇在河北省衡水市开着一家小店,去年刚进城时考虑到小店刚开张事情多,再加上在城里上学需要交纳一笔不菲的借读费,经济上一时承受不起,就把独生子放在老家上了一年级。
一年来,夫妇俩没少在城乡之间跑,花了不少钱不说,还耽误了不少生意。今年暑期,衡水市教育部门的一位同志专门到小店来宣传新的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告诉他们孩子可以到城里来就近上学,与城里孩子同等待遇,不再交纳借读费,还给了他们一份印有农民工子女入学新政策的报纸。
新学期开学不久,夫妇俩就把孩子转到离小店不远的一所不错的小学。孩子进城后,夫妇俩心思专门放在生意上,小店的生意比以前火了。夫妇俩高兴地对记者说:“孩子进城念书后,每天比过去多赚百十元!”据衡水市教育局统计,张先生的孩子是衡水市今年安排的第5949名农民工子女。至此,全市农民工适龄子女入学率达到100%。
今年,衡水市规定,凡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和就业岗位的进城务工人员,其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取消借读费。并将有关政策印成宣传材料,深入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和家庭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据记者对部分农民工家庭进行调查,孩子在城里入学后,每个家庭每月可以增加收入300元至500元;减少借读费、回家的路费等支出约200元至300元。二者相加,每月可以增加收入500元至700元。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