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抽查的情况看,我省高校教学管理整体水平较以往有明显提高,教学秩序良好,课堂教学优良率接近80%。”在近日的课堂教学抽查小结会上,中南大学教授祝继明对参与的高校教学抽查情况作出这样的评价。在抽查的16所高校中,包括省部共建学校、省属本专科学校和民办高校。省教育厅在抽查前明确了要求,抽查时对学校和科目采取随机方式,事先不打招呼,因而对全省高校课堂教学工作触动很大。南华大学相关负责人向抽查组介绍说,省里的检查主要是督常规,与此前学校接受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教学检查有区别,因此他们并没有将省里的检查通知具体告知各院系,他们希望检查组看到的是学校“真实的、常态的”教学情况。
随机抽查也发现了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个别教师课堂行为欠规范,备课不充分,有的坐着讲课,有的无教案上课,或教案不完整,仅以课外援引的复印资料代替教案。二是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不到位,有的青年教师一进校就上讲台,甚至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上岗前只作了简单的训练,甚至未进行相应的培训,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机制又难落实。三是存在“大班额”上课的现象,此外,还存在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缺课、学生听课基本不做笔记、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等问题。专家们指出,抽查中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高校扩招以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及个人成长问题。
湖南省教育厅通过认真分析,提出要加快完善省、校、院(系)三级课堂教学督查体系,建立高校课堂教学督查长效机制,促进扩招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同时将制定政策措施,从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入手,建立和落实校内“老带新”的教师帮教机制,做好新教师上讲台必要的岗前培训,改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的局面;还将考虑建立专项抽查制度,如将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建设示范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等列入抽查对象,对高校多媒体教学情况进行专题抽查,使教学抽查更具针对性;要通过课堂教学抽查,督促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学风,多做学习笔记,摆正上课与考研、求职之间的关系,确保课堂教学的良好秩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