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加为收藏
华中农大培养学生“土地情怀”
作者:FroG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6

  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范敬群 陈永杰)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黎召云,签约江西南部山区的一家果品企业。近年来,该校每年有超过50%的毕业生,像黎召云一样选择到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

  据了解,自国家“三支一扶”计划启动以来,华中农大毕业生的报名人数一直居湖北省高校前列。学校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用生命奉献西部支教的赵福兵等一大批支农支教、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典型。

  华中农大学子愿意扎根基层,缘于多年来学校形成的浓浓的“土地情怀”。在武汉市南郊,华中农大有一块数百亩的试验田。这里经常有一群带着草帽、挽着裤脚、摆弄农作物的大学生。整地、挖沟、施肥这些农活他们样样在行。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该校每名学生都会分到不少于30平方米的试验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负责管理相应的“田块”。他们要经历种植、管理、收获的全过程。

  下地次数多了,同学们对自己的试验田逐渐萌发了特有的情感。几乎所有来到华中农业大学的人,都会感觉到校园里弥漫着亲切的“土地情怀”,亲近土地、热爱“三农”、“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朴素传统深深影响和感染着一代代华农学子。

  每年暑假,该校都会有上百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开赴全国各地。从荆楚大地到黄土高原,从云贵山寨到江南水乡,他们把科技、文化、教育送到农家,也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汲取人生的养分。学校连续18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该校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对于正在服务“三农”的校友,校领导每到基层县市出差,一定会挤出时间看望在当地工作的学子。去年,学校党委副书记唐峻为了看望参加“三支一扶”支教计划的毕业生,从宜昌下兴山,转道巴东,一路盘山而行,经历了一整天的长途跋涉。

  在华中农大采访时,记者还听了一场关于“农村创业”的论坛式讨论,大教室里人头攒动,精彩发言此起彼伏。该校每年不定期举办各种报告会和讲座,邀请一些在基层工作的优秀校友为学生介绍经验,讲授“三农”知识,这已成为一种惯例。

  从课程设置开始,到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再到鼓励毕业生选择基层服务,学校全过程的教育构成了大学生投身实践、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完整的影响链条。

文章录入:frog    责任编辑:fro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英语辅导报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考试与评价英语“四位一体”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