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文婷)这些天,来自天津滨海新区、沈阳市、连云港市等地最新的企业招聘信息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就业公告栏中。这些密集的就业信息是内蒙古工业大学在企业门口建立的“就业工作站”,为学校毕业生搜集的真实就业“情报”。
从2009年起,内蒙古工业大学实施了在区内外经济活跃地区建设“就业工作站”的新举措,为毕业生开拓新的就业市场。
据该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孙志强介绍,“就业工作站”一般建在当地人才市场或人事局等相关部门,学校承担“就业工作站”的工作经费和劳务补助。按照协议,“就业工作站”主要负责定期与学校沟通当地就业市场供需信息,并组织当地用人单位为学校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与当地用人单位面试、洽谈的机会。同时,优先安排学生在当地企业实习实践。对落实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站”还将协助办理档案保管、集体户口落户、党组织关系接转等相关手续。此外,“就业工作站”还及时做好市场需求信息跟踪反馈,提供市场最新供求现状分析,引导毕业生准确把握择业机会。
企业聚集的地区很多,但在哪里建“就业工作站”才能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内蒙古工业大学通过认真调查往年毕业生流向,并结合生源分布情况,最终选择了部分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地区作为“就业工作站”的重点区域。
“‘就业工作站’的区域效应正在逐渐显现,校企关系通过‘就业工作站’越走越近。”孙志强说。据悉,目前来自各“就业工作站”的招聘信息已达126条。其中,有43家企业是第一次在内蒙古工业大学招聘毕业生。截至目前,内蒙古工业大学分别在天津滨海新区、沈阳市、东营市、青岛市、连云港市及区内的鄂尔多斯市等地建起6个“就业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