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泉
高等教育的基本点之一就是要坚持严谨治学的学风、严肃认真的敬业精神,在教学、科研方面坚持严格要求。中国早期开办的大学引入科学精神与现代高等教育规范,同时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中刻苦治学,力求甚解的精神,形成中国大学的办学之本。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当前我国高校办学仍然要大力提倡严谨治学、刻苦勤勉的作风。
严谨治学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做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对广大高校教师来说,严谨治学是其立身之本,是负责敬业的起码要求。做学问来不得丝毫的马虎与粗疏,“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决不说八分话”。严谨治学还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科学是以诚信为前提的,不要说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与科学的目标南辕北辙,就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不过硬,能力、经验储备不足,调研、实验的功夫不到家,也得不到真实的研究成果。
刻苦勤勉是高校教师治学的必由之路。对高校教师而言,刻苦勤勉不仅要夙兴夜寐、潜心钻研,还要经得住名和利的诱惑,要耐得住寂寞。“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支柱是奉献精神,是以学识、成果为国奉献,为谋求人类福祉持续作出努力的毕生追求。
严谨治学、刻苦勤勉应该成为大学共有的学风。高标准、严要求要成为大学各学科领域教师的基本素质。我们现在的教学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研条件也在改善,但是“规格严格、功法到家”的传统不能变,严谨治学、刻苦勤勉的学风要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