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加为收藏
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引领职教课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2

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引领职教课改

 

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三年培训近千骨干人才

 

  本报讯(记者 刘琴)河北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近来教学改革搞得红红火火,多名教师参加全国中职学校的说课、做课比赛都取得优异成绩;连续两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该校师生均获得一等奖。“这得益于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的实施,给我校教改注入了新的活力。”曾赴德进修的该校教师温风燕说。


  自2004年由教育部与德国国际继续教育和发展协会合作开展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开展以来,至今已有916名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赴德进修。先在国内进修2周、接受适应性培训,再到国外进修6周、亲身感受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经过两阶段学习的进修教师们不仅专业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还将先进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带回国内。


  来自上海市南湖职校的教师张珉,进修归来后写了一篇“意在抛砖引玉”的论文——《德国“练习公司”对上海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建设的启示》,详细阐述了对德国练习公司的理解,以及对上海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建设的借鉴价值。“实际上,上海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包含了中德合作的数控技术应用等所有专业。在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进修教师发挥了理念引领、关键技术支持等突出作用。”上海市教委职成教处副处长戴小芙介绍说。


  不仅如此,中德合作进行教师培训,还为推进新一轮的职教课程改革提供了师资基础,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戴小芙说,上海市参加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的教师共有77人,他们归国后都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合计21万字。该市将这些交流论文放在上海职成教在线网上集中展示,还及时把参加进修的教师组织起来举行专题讲座,把培训中学到的好的理念、好的做法传授给其他教师,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上海市有40多个专业正积极构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的课程框架。


  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有6名教师参加了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他们归国后也将整个学校的教学改革带动起来。温风燕说,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理念,该校建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请专家们为专业设置和发展出谋划策,保证专业建设方向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对实习车间实行企业化管理,模拟企业的生产场景,引进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技术,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学校教师还结合校情,深入探索“行动导向”项目课程的本土化实施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教育部职成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项目的拓展,中德双方还开展了中国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活动,3年来共有375名中国重点职业学校校长赴德考察德国职教发展情况,与德国同行交流经验,开阔了视野。

 

  [专家点评] 学成回国带来倍增效应

 

  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开展以来,参加项目的中国教师超过900名,这样大规模选派教学第一线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在中国职教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自1983年中德在职教领域开展合作以来的一次创举。项目由德国教师言传身教、中国教师模拟体验,从理念更新到实践运用,从内容传授到方法训练,为中国职教的国际合作开创了一种新模式,使教师对德国“双元制”教育体制、“行动导向”课程方法有了深刻了解。尤其是中国教师回国后,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消化应用,成为学校、行业或地区的骨干力量,使项目受益面扩大到全国,产生了倍增效应。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 姜大源

 

  《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1日第1版

文章录入:lily    责任编辑:lil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英语辅导报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考试与评价英语“四位一体”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