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加为收藏
《北京市高中课改实验版•语文》介绍说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24

2.推荐选修部分

    选修部分,按照课标关于“也应体现基础性”和更应“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的要求进行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关于“五个系列”的规定进行编写。鉴于北京市起动高中课改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对语文选修部分有4个“推荐选修”模块的要求,本套教材为了便于在北京地区实验,在编写上做了使“五”与“4”适当统一的如下尝试。

    按“五个系列”编写,可以有不同方式。一是在每个系列之中进一步设计若干模块,这样编,便于体现每个模块在“36课时”教学中的专门性、相对独立性;一是按照“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4页)的精神,把“五个系列”的内容适当综合,在模块的内容组合上,兼容不同系列的内容。亦即:把集中“36课时”体现同一系列某些内容,变成集中“12课时(约三周)”体现同一系列中的某些内容。这套教材所做的便是这样一种适当加强综合性的尝试。这样,“五个系列”的内容就各有侧重地体现在“4个荐选模块”的课文之中了,避免使“荐选模块”成为大学中文系专业教材的“乙种本”。

    这4个系列按“专题组元”编写。每一模块分设几个专题(每个专题的确定,以“五个系列”规定的范围为依据),给教学以较充分的选择余地。4个模块一共15个专题,可使学生的阅读思考突破文体,得到进一步拓展,使他们的感悟和表达多方发散,在鉴赏、审美、探究、应用等能力方面进一步得到提高。

    15个专题在“五个系列”中的分布情况:

 

诗歌散文

小说戏剧

新闻传记

语言应用

文化论著

荐选一

 

 

  ◆◆

 

 

荐选二

 

 

 

◆◆◆

荐选三

◆◆

◆◆

 

 

 

荐选四

 

◆◆

 

◆◆

 

 

2专题

5专题

3专题

2专题

3专题

    [说明]◆指相对集中体现该系列的一个专题

    推荐选修(一)新闻·传记

    专题1:报告文学

    专题2:左传与国策

    专题3:史记与汉书

    推荐选修(二)文化论著·小说

    专题1:毛泽东诗文

    专题2:论语与孟子

    专题3:先秦诸子

    专题4:文学与乡土

    推荐选修(三)诗歌·散文·小说

    专题1:鲁迅诗文

    专题2:辞赋与骈文

    专题3:欧洲18、19世纪古典名著选读

    专题4:西方现代名著选读

    推荐选修(四)语言应用·小说

    专题1:语言应用

    专题2:唐宋古文

    专题3:红色经典

    专题4:京味小说

    4个推荐选修模块的组合,在内容分量上,还有两点考虑。一是“推荐选修

    一”只安排3个专题,其他都是4个专题。其实不管是3个、还是4个,既是“选修”,就允许一定的选择性。但“推荐选修一”,被排在后半个学期,前半学期还是“必修”,接下来这后半个学期的回旋余地不大,故只安排3个专题。二是“推荐选修四”,安排在高三上学期,考虑到高三学生负担的特殊性,故安排了2个阅读难度不大的专题(红色经典、京味小说)。

    本教材在“推荐选修”之后,正在编写的还有几个“任意选修模块”(语言交际应用、通俗文学选读、中国百年新诗选读等)。

    不论“荐选”还是“任选”,都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系列的内容。4个荐选模块,体现“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的要求;任意选修模块,体现“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的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lily    责任编辑:lil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英语辅导报语文学习报数学辅导报素质教育报考试与评价英语“四位一体”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网